
The complete solo piano works / Ravel.
- 作者: Ravel, Maurice, 1875-1937. composer.
- 其他作者:
- Cho, Seong-Jin, 1994- instrumentalist.
- Ravel, Maurice, 1875-1937. Sérénade grotesque
- Ravel, Maurice, 1875-1937. Menuet antique
- Ravel, Maurice, 1875-1937. Pavane pour une infante défunte
- Ravel, Maurice, 1875-1937. Jeux d'eau
- Ravel, Maurice, 1875-1937. Sonatina, piano
- Ravel, Maurice, 1875-1937. Miroirs
- Ravel, Maurice, 1875-1937. Gaspard de la nuit
- Ravel, Maurice, 1875-1937. Menuet sur le nom de Haydn
- Ravel, Maurice, 1875-1937. Valses nobles et sentimentales
- Ravel, Maurice, 1875-1937. Preludes, piano (1913)
- Ravel, Maurice, 1875-1937. À la manière de .... Borodine
- Ravel, Maurice, 1875-1937. À la manière de .... Chabrier
- Ravel, Maurice, 1875-1937. Tombeau de Couperin
- 其他題名:
- Piano music
- 拉威爾鋼琴獨奏作品全集
- 拉威爾 奇異的小夜曲
- 拉威爾 古風小步舞曲
- 拉威爾 早夭公主的孔雀舞曲
- 拉威爾 水之嬉戲
- 拉威爾 小奏鳴曲
- 拉威爾 鏡
- 拉威爾 升C小調小步舞曲
- 拉威爾 依海頓風格的小步舞曲
- 拉威爾 高貴與感傷圓舞曲
- 拉威爾 前奏曲
- 拉威爾 模仿鮑羅定風格
- 拉威爾 模仿夏布里耶風格
- 拉威爾 庫普蘭之墓
- 出版: Japan : Deutsche Grammophon ℗2025
- 主題: Piano music. , Sonatas (Piano) , Waltzes.
- URL:
https://serv.npac-ntch.org/CD/34A/C034287.htm
- 一般註:Title from disc label.
- 演出者註:Seong-jin Cho, piano.
-
讀者標籤:
- 系統號: 005154854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摘要註
摘自 環球網上商店 網站 : 今年(2025年)是作曲家拉威爾150歲誕辰紀念,熱愛法國音樂的趙成珍推出出道以來最具野心計劃——拉威爾鋼琴全集,今日率先推出獨奏全集,收錄〈Pavane pour une infante défunte〉、〈Jeux d'eau〉等色彩豐富作品,為樂迷準備一份法國鋼琴音樂盛宴! 「在我十幾歲之前,我就已經接觸過拉威爾的音樂,」趙成珍告訴 Apple Music 古典樂:「我演奏的第一首拉威爾作品是〈小丑的晨歌〉(Alborada del Gracioso,出自《鏡》組曲),是我老師要求的。我當時 11、12 歲,而此前我演奏的曲目大多是來自古典或浪漫時期。拉威爾對我來說是全新的世界,他的創作手法和音樂語彙跟貝多芬或蕭邦截然不同。」 「這也是我演奏過對技巧要求最高的作品,所以我對它印象深刻。從那時起,我開始學習大量的法國音樂,包括德布西和拉威爾的曲子,因為我從2012 年開始在巴黎深造。」 在法國首都求學期間,有一首拉威爾的作品特別讓趙成珍銘記在心。「我在巴黎求學之初並不順利,」他回憶道:「因為那是我第一次在國外生活。當時,我學習了《高貴而感傷的圓舞曲》(Valses nobles et sentimentales),而每次彈奏這首曲子時,都會勾起我在巴黎的記憶,這算一種懷舊之情吧。」 這些圓舞曲既惆悵又甜美,極易觸發類似的情感。尤其是該曲集中的終曲,它重現了前幾首圓舞曲的旋律,彷彿將人帶入夢境中。趙成珍指出,它也展現出與莫札特相似的特質。「和莫札特一樣,拉威爾證明了大調音樂也可以聽起來非常悲傷。那首終曲就像是對過往的追憶。雖然是大調,但卻不甚喜悅。」 那麼,趙成珍在巴黎學到了關於拉威爾的哪些事呢?「當我 15、16 歲還在韓國時,我一直以為拉威爾的音樂是非常自由且技巧高超。但在巴黎學習後,我意識到拉威爾在作曲上其實很嚴謹。我曾在書上讀到,他不喜歡鋼琴家彈得太過隨性,忽略他寫下的指示或速度。演奏他的音樂時,你必須十分循規蹈矩。」 儘管如此,趙成珍的演奏卻充滿新意,別具一格。《夜之加斯巴》(Gaspard de la nuit) 的〈水妖〉(Ondine) 開頭閃耀的旋律,並未被演繹成印象派的朦朧畫面;相反地,重複和弦與音符的交替,卻又被演奏得精準而令人浮想聯翩。另一方面,在相對淺顯的《小奏鳴曲》中,他也不同於大多數人以新古典主義音樂的方式詮釋,而是注入了一種感性,讓人想起德布西早期傑作,如《牧神午後前奏曲》或管弦樂曲《夜曲》。 不過,這並非刻意為之。趙成珍談到《小奏鳴曲》時說:「我並不清楚這首曲子一般的詮釋方法。當然,德布西與拉威爾互相影響,雖然他們的創作手法有所不同,但都屬於印象樂派。但我認為拉威爾的《小奏鳴曲》具有非常明顯的新古典結構。它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樂章都遵循完整的奏鳴曲式。」 「的確,拉威爾的音樂充滿了豐富的想像力和巧思,而他的創意比德布西的音樂更為清晰。我認為,拉威爾在作曲上可說是追求完美。他的樂譜中有許多指示,例如速度記號就比德布西的更加清楚,樂句及其他標記也更為精確。」 此輯出人意料地按時序排列了拉威爾的鋼琴獨奏曲,或許讓大家以為能從第一首〈滑稽小夜曲〉(Sérénade grotesque,1893 年),到最後一首《庫普蘭之墓》(Le Tombeau de Couperin,1917 年),聽出某種風格上的演變。不過正如趙成珍所解釋的,事情並非如此簡單:「這兩首完全是不同的音樂。但拉威爾並不像史克里亞賓,後者的早期作品深受蕭邦影響,而晚期作品卻宛如出自另一位作曲家之手。拉威爾的作品自始至終都帶有他的想像力、個性與風格,但他的確也有所進化。聆聽《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Pavane Pour Une Infante Défunte),你能知道這是拉威爾之作,但也能明顯感受到,這是他在寫出《庫普蘭之墓》或《高貴而感傷的圓舞曲》之前的作品。」 拉威爾顯然很早就確立了獨樹一幟的風格,即便他明確指出自己受到哪位作曲家影響,無論是向舒伯特致敬的《高貴而感傷的圓舞曲》,還是《庫普蘭之墓》標題中的法國巴洛克作曲大師,他的風格在其音樂生涯中或多或少地皆保有辨識度。「但拉威爾將這些元素轉化為他獨一無二的傑作,」趙成珍堅稱:「聆聽《高貴而感傷的圓舞曲》時,你不會立刻想到:『噢,這是受舒伯特影響的作品。』但如果仔細讀譜,就能發現受李斯特或舒伯特啟發的元素和樂思,但音樂聽起來始終還是拉威爾之聲。」
內容註
CD 1. Sérénade grotesque, M 5 ; Menuet antique, M 7 ; Pavane pour une infante défunte, M 19 ; Jeux d'eau, M 30 ; Sonatine, M 40 ; Miroirs, M 43 -- CD 2. Gaspard de la nuit, M 55 ; Menuet sur le nom d'Haydn, M 58 ; Valses nobles et sentimentales, M 61 ; Prélude, M 65 ; À la manière de Borodine, M 63/1 ; À la manière de Chabrier, M 63/2 ; Le tombeau de Couperin, M 68 / Ra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