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mplete recordings on Decca & Philips / Disc 38 & 39. Eduard van Beinum.
- 作者: Beinum, Eduard van, 1900-1959.
- 其他作者:
- Vincent, Jo, 1898-1989.
- Ferrier, Kathleen, 1912-1953.
- Pears, Peter, 1910-1986.
- Britten, Benjamin, 1913-1976. Spring symphony
- Britten, Benjamin, 1913-1976. Peter Grimes. Sea interludes
- Arnold, Malcolm, 1921-2006. Beckus the dandipratt
- Britten, Benjamin, 1913-1976. Young person's guide to the orchestra
- Pijper, Willem, 1894-1947. Symphonies, no. 3
- Debussy, Claude, 1862-1918. Berceuse héroïque
- Debussy, Claude, 1862-1918. Marche écossaise sur un thème populaire
- Thomas, Ambroise, 1811-1896. Mignon. Ouverture
- Grieg, Edvard, 1843-1907. Elegiske melodier
- Nicolai, Otto, 1810-1849. Lustigen Weiber von Windsor. Ouverture
- Sousa, John Philip, 1854-1932. Stars and stripes forever
- Boys' Chorus of St. Willbrord's, Amsterdam
- Groot Omroepkoor
-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Concertgebouworkest
- 其他題名:
- 貝努姆DECCA & Philips錄音全集 (44CD), Disc 38 & 39
- 布列頓 春天交響曲, 作品44
- 布列頓 彼得.格林. 4首海的間奏曲, 作品33a
- 布列頓 彼得.格林. 帕薩卡利亞舞曲, 作品33b
- 阿諾德 頑童貝庫斯, 作品5
- 派佩爾 第3號交響曲
- 布列頓 青少年管弦樂入門, 作品34
- 德布西 英雄搖籃曲
- 德布西 流行主題的蘇格蘭進行曲
- 安布魯瓦茲·托馬 迷娘序曲
- 葛利格 2首悲歌的旋律, 作品34
- 尼可萊 溫莎的風流娘兒們序曲
- 蘇沙 星條旗進行曲
- 出版: Czech : Decca p2022.
- 主題: Symphonies. , Orchestral music.
- URL:
https://serv.npac-ntch.org/CD/34A/C034378.htm
- 一般註:Program notes in English, French and German (114 p. : ports.) in container.
- 演出者註:Jo Vincent, soprano ; Kathleen Ferrier, contralto ; Peter Pears, tenor ; Boys' Chorus of St. Willbrord's Amsterdam ; Groot Omroepkoor ; Concertgebouworkest ;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Eduard van Beinum, conductor.
-
讀者標籤:
- 系統號: 005154981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摘要註
摘自 佳佳唱片 網站 : 貝努姆(Eduard van Beinum)為樂界最重要的荷蘭籍指揮之一,1901年出生,1945年接掌音樂會堂管弦樂團,1949-51年擔任倫敦愛樂管弦樂團指揮,1959年因心臟病發,死於指揮台上。他同樣擔任指揮的兒子曾表示:他的指揮態度與其說是「詮釋」,倒不如說是「瞭解」音樂本身;直接掌握音樂的內在動機,才能將音樂的精神直接傳達給聽者。2004年音樂作家Truus de Leur出版貝努姆的傳記,書名便稱其為「音樂家中的音樂家」(Musicus tussen musici)。 二次世界大戰後,貝努姆接掌荷蘭阿姆斯特丹的音樂會堂管弦樂團,他曾於1931年進入樂團擔任助理指揮,在1945年正式成為常任指揮之前,他早已受到所有樂迷與團員的擁戴。貝努姆投注於布魯克納的作品及一些受歡迎的法國音樂,此舉也使樂團成為浪漫派音樂的代言人。 貝努姆將他與管弦樂團演奏家的關係描述為「平等為先」(first among equals)。談到自己的工作時說:「絕不能專橫。指揮必須讓自己融入樂團成員以及任何可能性之中,並從中導引出一切。」1959年4月13日,與音樂會堂管弦樂團合作排練布拉姆斯的第1號交響曲時,年僅58歲的貝努姆因心臟病發,逝世於指揮台。 這套錄音主要收錄他擔任過的兩個管弦樂團 — 音樂會堂(Concertgebouworkest)與倫敦愛樂(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首席指揮時,為Decca和Philips製作的完整錄音,其中1959年灌錄的德布西《英雄搖籃曲》,是他極少數的立體聲錄音之一。此外還收錄他為Dutch Decca、Telefunken,以及Deutsche Grammophon錄製的稀有78轉唱片之錄音,其中許多從未商業發行,且為首次以CD格式面市。專輯另附贈一張由Jon Tolansky製作的文獻錄音,包含與貝努姆合作過的音樂家們對他的評論;全套專輯共含44CD,保留原始專輯封套設計。 貝努姆的音樂在生前或許並沒有受到充分的欣賞,但在去世後,他的錄音讓我們重新評估他無可挑剔的音樂直覺、優異的品味和音樂詮釋的自發性。直到海汀克1964年正式接掌音樂會堂管弦樂團之前,貝努姆一直是影響該團演出風格最關鍵的指揮家,透過這套錄音,愛樂者當可瞭解其指揮的過人之處。
內容註
Disc 38 : Spring symphony, op. 44 [live, world premiere] / Benjamin Britten -- Orchestral music from Peter Grimes [1947] - 4 Sea onterludes, op. 33a-- Passacaglia, op. 33b / Benjamin Britten -- Beckus the dandipratt, op. 5 (Comedy overture) / Malcolm Arnold -- Symphony no. 3 / Willem Pijper. Disc 39 : Orchestral music from Peter Grimes [1953] - 4 Sea onterludes, op. 33a-- Passacaglia, op. 33b / Benjamin Britten -- The Young person's guide to the orchestra, op. 34 / Benjamin Britten -- Berceuse heroique, L. 140b (132b) -- Mache ecossaise, L. 83b (77) / Claude Debussy -- Mignon overture / Ambroise Thomas -- 2 elegiac melodies, op. 34 / Edvard Grieg -- Die lustigen weiber von windsor overture / Otto Nicolai -- The Stars & stripes for forever / John Philip Sou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