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15
0
0
0

The complete EMI recordings. Disc 12.

館藏資訊

摘要註

摘自 佳佳唱片 網站 : 中國鋼琴家傅聰曾說:「杜普蕾何許人也?她就是我在她演奏中聽到那個人」。 英國大提琴家杜普蕾就是這麼特別的一位音樂家,她的琴聲中,發抒出她整個人獨特的氣質:充滿感染力和熱情。就像電影「無情荒地有情天」所描述的她一樣,她是那樣一位天才洋溢、不受到人間規則限制的音樂家。 杜普蕾的演奏有一種讓人無法不佇足傾聽、不安靜下來給予特殊待遇的那種尊貴感,那是一種自信、也是一種音樂最美的極致表現,也正是因為這樣,讓她在過世了20年後,依然為世人歌頌和聆聽。 今年(2007)10月19日是杜普蕾過世20周年紀念,生前曾讓恩師羅斯托波維奇說出:「下一代唯一可以承接、甚至超越我的大提琴家」這樣話的她,在1987年10月19日過世,享年42歲。 杜普蕾生前嫁給了鋼琴家、也是現今知名的指揮家巴倫波因,他們的自由戀愛,讓杜普蕾追隨巴倫波因改信猶太教,也促成了許多優美的錄音問世,這套全集錄音中,包括貝多芬、布拉姆斯的大提琴奏鳴曲、貝多芬鋼琴三重奏全集,都是她和巴倫波因合作的。他們兩人在1966年除夕夜透過傅聰的介紹而認識,從此就一直合作錄音,她的出現也對巴倫波因從鋼琴家轉型為指揮家起了推波助瀾之效。他們最後合作的錄音是1972年的蕭邦和法朗克奏鳴曲。當時杜普蕾已被診斷出患有多發性硬化症,經常無法演奏了。 杜普蕾生前的錄音主要使用的都是舉世最知名的大提琴:史特拉第瓦里名琴「大衛朵夫」,在她的艾爾加、舒曼協奏曲和布拉姆斯奏鳴曲中,我們可以聽到這把後來馬友友珍愛不已的名琴的琴音;在1969年以後,她則很少使用此琴錄音,原因是她的病體無法驅動這把名琴,這時她則改用一位現代製琴家Peresson的作品,片中她最後的法朗克奏鳴曲就是以此琴拉奏的。這套錄音是EMI有史以來將杜普蕾錄音以這麼完整的方式呈現,務必及時珍藏。

內容註

Compact disc 12 : Don Quixote, op. 35. Introduction : Don Quixote sinks into madness (6:03) ; Theme : Don Quixote and Sancho Panza (2:13) ; Variation I : The adventure with the windmills (3:03) ; Variation II : The battle with the sheep (1:42) ; Variation III : Discourse between knight and squire (8:19) ; Variation IV : The adventure with the pilgrims (1:51) ; Variation V : The knight's vigil (4:54) ; Variation VI : The meeting with Dulcinea (1:21) ; Variation VII : The ride through the air (1:06) ; Variation VIII : The voyage in the enchanted boat (1:57) ; Variation IX : The combat with the two magicians (1:11) ; Variation X : The defeat of Don Quixote (4:20) ; Finale : Don Quixote's death (5:49) / Richard Strauss (Desmond Bradley, violin ; Hubert Downes, viola ; New Philharmonia Orchestra ; Sir Adrian Boult, conductor) -- Cello concerto in D minor / Edouard Lalo (Cleveland Orchestra ; Daniel Barenboim, conductor) (26:36) --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