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196
0
0
0

李斯特B小調奏嗚曲

館藏資訊

摘自 林佳靜個人網站 : 林佳靜是當今最受肯定的年輕鋼琴家之一,以她大膽的曲目選擇以及富有魅力的台風深獲好評,並且持續以鋼琴獨奏家、室內樂演奏家以及協奏曲獨奏者身份獲得世界各地的肯定。《紐約時報》表示林佳靜具有「令人矚目的技巧掌控能力」、「聽過林佳靜演出的人,都會明白她具有讓旋律流暢不息的天賦」;《華盛頓郵報》讚揚「林佳靜的演出具有說服力……技巧引人注目……」,《留聲機》雜誌則稱讚她是「……具有罕見的敏銳度的鋼琴家」。
林佳靜曾經在卡內基演奏廳、甘迺迪中心、紐約米勒劇院、紐約現代美術館與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蕭邦音樂節、瑞士日內瓦阿希佩爾音樂節、比利時法蘭德斯音樂節、法國迪沃納音樂節、下一波藝術節、美國斯伯拉圖藝術節,與義大利國家廣播電視台交響樂團、德國西南廣播交響樂團、西班牙希洪交響樂團、法蘭德斯廣播管弦樂團等團體合作,合作過的指揮家包括:札戈羅塞克(Lothar Zagrosek, 1942-)、史塔列克(Jiri Starek, 1952-)與狄亞茲(Oliver Diaz)。本樂季她將與台灣國家交響樂團與指揮家林克昌合作柴科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西班牙Elemental Films也為林佳靜拍攝音樂記錄片《Cooking for Jenny》。
林佳靜曾經為Koch International Classics、Hanssler Classic、BIS Records、上揚與普音等唱片公司錄音。出版的唱片包括與德國西南廣播交響樂團合作的布洛赫(Ernest Bloch, 1880-1959)鋼琴與樂團作品、收錄了俄羅斯作曲家從一九○五年到二二年間所創作的鋼琴前奏曲《革命前奏曲》、《第十一隻手指》、露絲.克勞佛.席格(Ruth Crawford Seeger, 1901-1953)鋼琴獨奏曲全集、收錄西方作曲家受到中國啟發而創作的鋼琴曲專輯《中國風》、李斯特B小調鋼琴奏鳴曲與舒曼《幻想曲》、西爾韋斯特羅夫(Valentin Vasil'yevich Silvestrov, 1937-)的鋼琴作品專輯,以及中國作曲家關峽、馬友道的作品。預計二○○八年到○九年出版包爾康(William Bolcom, 1938-)、凱基(John Cage, 1912-1992)、熱夫斯基(Frederic Rzewski, 1938-)等美國作曲家的作品集《American Insomniac》,以及蕭斯塔科維奇《二十四首前奏曲與賦格》。
出生台灣,在奧地利成長的林佳靜在維也納音樂大學師從佛羅瑞斯(Noel Flores),在朱利安‧馬丁(Julian Martin)指導下,得到巴爾第摩琵琶第音樂院藝術家文憑,並在瑞士日內瓦師從多米尼克‧韋伯(Dominique Weber)。她曾經與顧德(Richard Goode, 1943-)、布蘭卡‧烏麗貝(Blanca Uribe)、巴什基洛夫(Dmitri Alexandrovich Bashkirov, 1931-)、史戴爾(Andreas Staier, 1955-)合作。她也擁有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德國文學學士學位,目前定居紐約並且在92nd Street Y任職。

摘要註

摘自 音樂時代-唱片購買指南 : 林佳靜的特質仍是屬於女性的,但並不像是阿格麗希那種熱度和幅度,而是發掘自用理性編織出來的細巧纖體。像細膩的獨白,纖巧的音符構築自成體系的美感,有點自我中心,但頗能讓人再三回味。李斯特B小調奏鳴曲士一部擁有眾多版本的大型作品,原本有點擔心能否把樂曲的立體深度表現出來?果然,第一樂章呈示部開頭的強和弦告訴我,這會是冷靜理性的李斯特。然而可貴的是,林佳靜從一開頭就清楚掌握她所想表現的尺度,沒有去虛矯自己並不認同的激情。堂皇的第二主題情形也相近,林佳靜的處理使它像一段高貴的吟誦。然而她的慢板樂章卻有令人難以抗拒的魅力,中段給人接近靜默的錯覺,似停非停,似響非響,好像空山聞鳥語,倍添音符的吸引力。聽林佳靜的音樂就像翻閱一本詩集,靜默中交流著暖暖的情意,我似乎已預聽到她彈奏布拉姆斯與舒伯特的聲音;這張唱片是專為有意「讀心」的思考型樂迷準備的。(楊忠衡)

內容註

Sonata in B minor / Franz Liszt -- Fantasy in C major, op. 17 / Robert Schumann.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