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光編舞創作屢獲國際肯定 新作《人之島》探討跨文化的身體異同
——當身體在他方,「我」浮出海面
編舞家王宇光活躍於國際舞壇,不僅是臺灣首位同時獲日本橫濱舞蹈節暨舞蹈大賽評審團優選及藝術家支持獎的創作者,也是首位獲得英國沙德勒之井劇院—國際玫瑰舞蹈獎(The Rose International Dance Prize)新興編舞家(Bloom Prize)入圍決選的臺灣編舞家。新作《人之島》由英國倫敦 The Place 劇院與日本城崎國際藝術中心駐村支持,以及 FACP 亞洲文化推展聯盟 Clare C. & Friends Fellowship 贊助,備受國際矚目。
《人之島》兩座島的雙人抗衡
從這座島,到那座島,王宇光踏上印尼舞蹈家 Danang Pamungkas 的家鄉梭羅,發展《人之島》,以舞蹈跳島,探勘彼此的身體脈絡。晃動、搖擺,兩人如在海上踏著微小岩點,在極度不安定中尋找平衡,在差異中模仿、對照與抗衡,舞台上雙人關係孤獨又共存。
曾一同於雲門2擔任職業舞者的宇光與 Danang,相隔近十年後再次碰觸對方的身體,橫跨一座大海,相異與相似來自島嶼上的溫度、濕度,無法名狀的權力結構與身份認同,造就了兩人共通又不同的夢。
攝影/陳韋勝
一則關於尋找自我的漁人的傳說
而跨越島嶼時帶來的漂浮與變動,也是「我」顯露之時。《人之島》發展期間,宇光在不同島嶼間流轉,累積身體記憶:印尼的襖熱,英國倫敦的雨和日本城崎的雪;獨自走過三十日的西班牙朝聖之路,六十日在印尼海上等待一條魚上鉤。
宇光著迷於一則釣魚的傳說。漁人們說:「每隻大魚的背上都會有刻有一個漁人的名字。當你碰到那隻刻有自己名字的大魚時,你會感覺得到。」當宇光深刻體會身心的極限,失語與孤獨使身體觸及了答案:也許人們所追尋的「真正的我」,得潛入巨大的差異,耐心等待,才能浮出水面。
在《人之島》中,Danang 是宇光的那條魚,而最終這場共舞,是一趟求見自己的旅途。
攝影/陳韋勝
演出團隊
微光製造
由王宇光與李尹櫻共同成立,舞團核心發展為:當代舞蹈作品創作、「到處跳舞」舞蹈推廣計畫,透過對身體探索、提問,創造當代身體的獨特性。微光製造為素人與樂齡分享舞蹈工作坊,持續推動與發展「到處舞蹈」長期計畫。透過自身在身體所獲得的分享給更多朋友,讓藝術生活化,從認識自己呼吸開始,透過身體散發微光。創作計畫「關係三部曲」的第一部作品《捺撇》於2021 年獲得日本橫濱舞蹈節暨舞蹈大賽雙獎項及駐村獎勵肯定,近年於希臘、德國、日本、西班牙及葡萄牙等地巡迴演出,並入圍英國倫敦沙德勒之井2025年首屆國際玫瑰舞蹈獎(The Rose International Dance Prize)決選作品之一。第二部作品《人之島》於2024秋天藝術節首演。
主創團隊
編舞及概念|王宇光
演出|王宇光、Danang Pamungkas
戲劇構作|王世偉
舞台設計|陳冠霖
燈光設計|徐子涵
音樂設計|林育德
排練指導|李尹櫻
舞台監督|藍靖婷
舞台技術指導|劉柏言
燈光技術指導|蔡佳靜
音響技術統籌|陳宇謙
製作人|吳可雲
平面攝影|李佳曄
演出紀錄|陳韋勝、駱思維
標準字設計|小氣分分 X 藝術報國有限公司
主視覺設計|劉子琳
製作單位|微光製造
共同委託製作|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駐村支持|城崎國際藝術中心、倫敦The Place當代舞蹈中心
製作支持|FACP - Clare C. & Friends Fellowship
攝影/陳韋勝
📌即日起,地下停車場愛國東路側入口動線調整,敬請留意公告:https://m.ntch.art/DgK4Yk
📌2024.9.3起,藝文廊道將啟動圍籬架設工程,敬請留意動線調整:https://pr.ntch.art/XcVSV3
詳細書目資料
詳細書目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