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250
0
0
0

法國新古典主義名演集

館藏資訊

摘自 博客萊音樂館
傑利畢達克在一九五零年代被福特萬格勒指派為他柏林愛樂的
接班人時,原本是德國人心目中最出色的法國印象派詮釋大師
,但他日後卻慢慢揚棄這樣的身份而走向更寬更廣的詮釋哲學
。但是,對於法國音樂的一份深刻感受和詮釋手法,卻始終是
他錦囊中的一道出色絕藝。可惜的是,他早年留下來的一些歷
史錄音都因為時代和錄音技術的影響,不能捕捉到他現場演出
音色微妙之精彩處,幸運的是,我們能夠聽到這些他晚年透過
數位錄音捕捉的現場錄音,讓我們聽到他除了德布西、拉威爾
音樂之外其他法國作品的動人音韻。傑氏對其他法國音樂一向
不願輕易放過,他年輕時一度心儀蒲朗克和法杭賽,晚年後不
再指揮他們的作品後,轉向更近代的杜提厄,更盛讚他是當代
作曲家中最偉大的一位。不過,真正讓他產生共鳴的法國作曲
家則是盧賽爾和米堯兩人。他欣賞盧賽爾音樂中高雅的幽默感
、略帶古怪的氣質和對於交響型式的成功掌握。傑氏特別鍾愛
盧氏的小組曲,他早在一九四五年就曾經正式率領柏林廣播交
響樂團灌錄過此曲,到此片時他的理解又更進一步、兩者有如
天壤之別。
至於米堯則更得傑利畢達克之心。他在米堯的音樂中有如遇知
音一般的產生共鳴。片中的法國組曲由傑氏詮釋來,少了米堯
那種頑童般的逗趣效果,但多了一種恬靜的鄉間美感,他對管
絃樂團厚重音色的偏好,也讓原曲中原本較法國式的譜曲增添
了一種近於史特拉汶斯基式的堅實聲部架構。同樣的情形也出
現在配器風格個獨特的蒲朗克作品中,尤其是較少演奏的小組
曲,音樂裡那種近乎黑色喜劇般的音調和複調手法,在傑氏的
處理下,就像把一幅小品畫作忽然提昇到史詩般地位來審視,
卻絲毫沒有內容空洞之憾。

內容註

Concerto for marimba, vibraphone and orchestra, op. 278 -- Suite francaise, op. 248 / Darius Milhaud -- Petite suite, op. 39 / Albert Roussel -- Suite in F major, op. 33 / Albert Roussel.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