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lete recordings on Deutsche Grammophon / Disc 16. [compact disc]](https://serv.npac-ntch.org/CD/34B/C034816.jpg)
Complete recordings on Deutsche Grammophon / Disc 16. Maurizio Pollini, p [acc. instr.].
- 作者: Pollini, Maurizio, 1942-2024.
- 其他作者:
- 其他題名:
- Maurizio Pollini's complete recordings on Deutsche Grammophon
- 波里尼DG錄音低價套裝大全集 (55CD+3DVD), Disc 16
- 巴爾托克 第1號鋼琴協奏曲, Sz 83
- 巴爾托克 第2號鋼琴協奏曲, Sz 95
- 出版: [Europe] : Universal music ; p2016.
- 主題: Piano music
- URL:
https://serv.npac-ntch.org/CD/34B/C034816.htm
- 一般註:Prod. : Deutsche Grammophon Gmbh, P 2016.
- 演出者註:Maurizio Pollini, piano ;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 Claudio Abbado.
-
讀者標籤:
- 系統號: 005156020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摘要註
摘自 佳佳唱片 網站 : 當代地位最高的鋼琴家–義大利鋼琴大師波里尼,1942年出生於義大利米蘭,1960年以有史以來最年少之齡獲得第六屆蕭邦鋼琴大賽首獎,也是第一位獲得此殊榮的義大利人。當時賽會主席亞瑟.魯賓斯坦說:「我不曉得在場的評審有誰能彈的比這位男孩還好?」!從此聲名大噪。 波里尼並沒有像一般鋼琴家獲獎後直接進入演奏或唱片市場,當時他自認還相當年輕(也才18歲),跟著義大利傳奇鋼琴大師米開蘭傑里繼續鑽研琴藝,並進入米蘭大學物理系求學。 1968年,時年26歲的波里尼經過充分沉潛過後回到音樂會現場,犀利的技巧與乾淨無暇的音色猶在,再加上爆發力與內涵兼備的演奏,再次轟動全世界,自此展開其忙碌的演奏家巡演。 1971年波里尼加入DG唱片成為專屬音樂家,在各界期待之下首張唱片居然端出史特拉汶斯基與普羅高菲夫,而不是賴以得獎的蕭邦曲目、或是貝多芬等主流曲目,再再證明波里尼突破的決心,而接下來的蕭邦、舒曼、貝多芬等錄音,也都成為同曲目的首選版本,將近半個世紀,波里尼為DG錄製了數量與品質兼具的優秀錄音。 2017年為波里尼的75歲大壽,為慶祝大師生日DG唱片特地推出這套55CD+3DVD的精美大全集,套裝中每一份錄音都是擲地有聲的完美演奏,全部專輯採原始封面設計,更加收一張從未發行過的珍貴錄音,曲目為波里尼從未進錄音室錄過的普羅高菲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收錄於1974年波里尼首次日本巡演,由作曲家蕭士塔高維契次子馬可辛指揮NHK交響樂團於東京NHK Hall的現場錄音,樂迷務必珍藏。 摘自 博客來音樂館 網站 : 鋼琴怪傑波里尼出生於義大利米蘭,9歲時就登台演出,1960年獲得了第六屆華沙蕭邦鋼琴大賽首獎而得到舉世注目,晉升為一流鋼琴演奏家的身分。但獲獎後的波里尼並沒有立即進行開展演奏事業,他繼續勤練琴技並向米開蘭傑里拜師學習,米開蘭傑里更擴大了波里尼的音樂視野,使得在蕭邦樂曲之外,荀白克、魏本、史特拉汶斯基、普羅高菲夫、布列茲、巴爾托克等人的作品都成為波里尼最拿手的曲碼,並將這些樂曲詮釋出獨到的風貌。 這張專輯收錄波里尼最著名的巴爾托克兩首鋼琴協奏曲1979年與阿巴多合作的版本。在巴爾托克的鋼琴作品中,最大的特色就是把鋼琴當成打擊樂使用,在與其他樂器相互交融中,讓樂曲充滿華麗的色彩魅力。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創作於1926年,次年在法蘭克福由福特萬格勒指揮,巴爾托克本人擔任獨奏首演。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創作於1931年,1933年由法蘭克福廣播交響樂團演出,獨奏同樣是巴爾托克本人。這兩首樂曲都是充滿色彩豐富的炫技作品,鋼琴的和聲極不和諧,但是旋律與節奏卻相當具有特色,顯然受到匈牙利民謠的影響,在充滿技巧的獨奏部份,波里尼以清晰通透又銳利的琴音完美地將樂曲特色展現出來。
內容註
Disc 16 : Piano concerto no. 1, Sz 83 -- Piano concerto no. 2, Sz 95 / Bela Bart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