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6
0
0
0

Complete recordings on Deutsche Grammophon / Disc 21, 22. Maurizio Pollini, p [acc. instr.].

館藏資訊

摘要註

摘自 佳佳唱片 網站 : 當代地位最高的鋼琴家–義大利鋼琴大師波里尼,1942年出生於義大利米蘭,1960年以有史以來最年少之齡獲得第六屆蕭邦鋼琴大賽首獎,也是第一位獲得此殊榮的義大利人。當時賽會主席亞瑟.魯賓斯坦說:「我不曉得在場的評審有誰能彈的比這位男孩還好?」!從此聲名大噪。 波里尼並沒有像一般鋼琴家獲獎後直接進入演奏或唱片市場,當時他自認還相當年輕(也才18歲),跟著義大利傳奇鋼琴大師米開蘭傑里繼續鑽研琴藝,並進入米蘭大學物理系求學。 1968年,時年26歲的波里尼經過充分沉潛過後回到音樂會現場,犀利的技巧與乾淨無暇的音色猶在,再加上爆發力與內涵兼備的演奏,再次轟動全世界,自此展開其忙碌的演奏家巡演。 1971年波里尼加入DG唱片成為專屬音樂家,在各界期待之下首張唱片居然端出史特拉汶斯基與普羅高菲夫,而不是賴以得獎的蕭邦曲目、或是貝多芬等主流曲目,再再證明波里尼突破的決心,而接下來的蕭邦、舒曼、貝多芬等錄音,也都成為同曲目的首選版本,將近半個世紀,波里尼為DG錄製了數量與品質兼具的優秀錄音。 2017年為波里尼的75歲大壽,為慶祝大師生日DG唱片特地推出這套55CD+3DVD的精美大全集,套裝中每一份錄音都是擲地有聲的完美演奏,全部專輯採原始封面設計,更加收一張從未發行過的珍貴錄音,曲目為波里尼從未進錄音室錄過的普羅高菲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收錄於1974年波里尼首次日本巡演,由作曲家蕭士塔高維契次子馬可辛指揮NHK交響樂團於東京NHK Hall的現場錄音,樂迷務必珍藏。 摘自 博客來音樂館 網站 : 舒伯特留下不少鋼琴作品,但是地位始終沒有辦法與他的藝術歌曲相提並論,直到二十世紀下半葉後,人們才開始重新認識舒伯特鋼琴作品裡獨一無二的熱情、抒情與即興。C小調第十九號鋼琴奏鳴曲D. 958完成於一八二八年,晚年的舒伯特對於以前靠「直覺」譜寫作品的方法開始不耐,他開始研究自己最弱的對位,並且深入研究貝多芬的作品,因此一般認為,第十九號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有貝多芬鋼琴曲《三十二段主題與變奏》的影子。A大調第二十號鋼琴奏鳴曲D. 959譜寫於一八二九年,題獻給鋼琴家胡梅爾,因此演奏技巧相當華麗。 至於著名的降B大調第二十一號鋼琴奏鳴曲D. 960,單第一樂章就被讚譽為「貝多芬以來最完美的鋼琴奏鳴曲」,內涵也是居舒伯特所有鋼琴奏鳴曲之冠。這張唱片是波里尼八○年代非常成功而且出色的錄音,詮釋展示出非凡的悟性與見解。波里尼每個琴音的處理皆是鏗鏘有力,沒有一絲含糊,他在速度與技巧都能展現其獨到之處,重視外顯形式上的創意發展。

內容註

Disc 21 : Sonata in C minor, D. 958 -- Sonata in A major, D. 959 / Franz Schubert. Disc 22 : Sonata in B flat major, D. 960 -- Allegretto in C minor, D. 915 -- 3 Klavierstucke, D. 946 / Franz Schubert.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