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246
1
0
0

法國情緣

館藏資訊

摘自 博客來音樂館
這張專輯是以法國為核心,再收入其他國家作曲家所創作,與法國有關的作品。而演奏者則是以鋼琴家勒沙傑為核心,由他在十二年前所發起的音樂皇家音樂節資深樂手共同組成的「木管法國」成員組成,包括了梅耶兄弟和柏林愛樂長笛首席帕胡德共同參與。在這張專輯中,主要的樂曲都用到長笛與單簧管的合奏,這兩種木管樂器合在一起的聲音不能算是天籟,但是卻有一種奇特的效應,有時聽來滑稽可笑、有時則又激昂、帶著鄉土的氣息。法國作曲家對這兩種樂器情有獨衷,更能發現這兩種樂器合奏時的獨特美感。像艾曼紐爾,他在年輕時沉迷於東方音樂和希臘音樂中特有的調性,在他為長笛與單簧管所寫的奏鳴曲中,就將他從德布西、半音階調式和希臘調式中的美感經驗寫進這首帶有田園風且抒情性濃厚的美麗作品中。而當這兩種樂器再加進雙簧管時,同樣可以維持高度的田園興味,像米堯為這三種樂器所寫的奏鳴曲,就有如是在鄉間渡假時清晨起來見到第一道陽光、聽到第一聲雞鳴時一樣的清新爽人,這是米堯生平所寫的第一首木管室內音樂,完成於一九一八年,當時他正在巴西擔任外交官的工作,這音樂也因此帶著一絲亞馬遜原始叢林的野蠻氣息。
不過這種巴西興味還比不上真正來自巴西的魏亞羅伯士用巴西傳統的鳩羅曲作素材為兩種樂器寫成的這首作品。這首一九二四年完成的創作,採用里約熱內盧街頭音樂的即興風格融入鳩羅曲的型式中,讓人有一種聽到熱帶雨林鳥鳴紛紛的錯覺。另一位法國作曲家許密特三重小奏鳴曲原來是為大鍵琴、長笛與單簧管所寫的,本片改以鋼琴取代大鍵琴,這首曲子也同樣與叢林有關,是描寫希臘神話中的潘神與他的情人在森林中追逐的情形。法國作曲家朱里維為長笛和各種管樂器寫了很多作品,但他自己卻不吹奏這些樂器,他尤其偏愛長笛,片中這首奏鳴曲完成於一九六一年,相對於片中其他曲子活潑的描寫手法,這卻是一首神秘而幽微、抽像而帶著些微幽默感的作品。本片中與法國最沒有相關的作曲家是俄國的蕭士塔高維奇,他有四首圓舞曲分別出自不同的作品中,後來被好友列夫.阿托夫米安改編並彙整成一套發表,本片中收錄了其中的第三和第四首圓舞曲,這是非常可愛的小品,尤其是第四首就像是出自音樂盒中、馬戲團裡的雜耍音樂一樣的充滿童趣。

內容註

Waltz no. 3 : from The return of Maxim : op. 45, for flute, clarinet, and piano / Dmitri Shostakovich ; arr. Atovmyan (2:52) -- Chôros : no. 2, for flute and clarinet / Heitor Villa-Lobos (2:28) -- Sonatine en trio : op. 85, for flute, clarinet, and piano / Florent Schmitt (8:03) -- Sonate, op. 47, for flute, oboe, clarinet, and piano / Darius Milhaud (18:26) -- Sonatine for flute and clarinet / Andre Jolivet (9:51) -- Sonate, op. 11, for flute, clarinet, and piano / Maurice Emmanuel (12:50) -- Waltz no. 4 : from The gadfly : op. 97a, for flute, clarinet, and piano / Dmitri Shostakovich ; arr. Atovmyan (2:11).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