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290
0
0
0

德弗札克第9號交響曲 - 新世界 全區中英字幕

館藏資訊

摘自 博客來DVD館網站
世界首演百週年紀念音樂會 布拉格市魯道夫宮(Rudolfinum)現場演奏會捷克總統哈維爾(Vaclav Havel)夫婦全場參予,廳內充滿了高昂的民族氣氛,由紐曼(Vaclav Neumann) 指揮捷克愛樂,演出了這一場令人熱淚盈框的超級音樂會內容大綱 國民樂派代表作品之一,同時也是世界各國音樂會上最常被演奏、也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的德弗乍克e小調第九號交響曲《新世界》,是波希米亞籍作曲家德弗乍克於1893年5月在美國所創作的,同年12月16日於紐約卡內基音樂廳首演。演出當天觀眾對於這件新作品風靡至極,使得原本坐在包廂的德弗乍克不得不頻頻起立向觀眾回禮致意,他甚至將當天受歡迎的程度,比喻為「如同受到國王般的禮遇」。
第九號交響曲是德弗乍克受邀在美國教學時,思鄉之情加上對新世界豐富音樂的感動與憧憬所創作出的不朽樂章。全曲一共分為四個樂章,其中的第二樂章充滿了無限淒美的旋律,也正是使全世界樂迷都為之瘋狂的主要原因。 為了慶祝這個重要的紀念日,捷克當局在百年後的1993年12月11日,特別挑選在布拉格市捷克愛樂團址的魯道夫宮(Rudolfinum)德弗乍克廳,由大師瓦茲拉夫‧紐曼Vaclav Neumann指揮捷克愛樂,舉行了這一場盛大的音樂會。當天演奏會開始之前,捷克愛樂先演奏了一段由捷克著名音樂家─史麥塔納(Smetana)的歌劇《李布謝》當中所節選出來的小號吹奏樂章,來歡迎捷克總統哈維爾(Vaclav Havel)夫婦進場。隨即演奏由法朗謝克所寫作的捷克共和國國歌(我的家在那裏),全場聽眾們的臉上莫不流露著被音樂所激發出來的民族自信心。每一次觀賞到這段畫面,總是能令人熱淚盈框、思緒澎湃,也為捷克友人們感到無比的驕傲與歡欣。
藉由大師阿卡多之手 五把傳說中的名琴再次展現傲人的絕代風華
2004年5月1日,正逢德弗乍克逝世一百週年紀年。捷克全國總動員,為這位民族英雄策劃了一長達一個月的系列活動。本張專輯,再次發行也正是其活動中之一。 有關 安東尼.德弗乍克安東尼.德弗乍克(Antonin Dvorak 1841/Sep/08-1904/May/01) 十九世紀中葉以後,隨這拿破崙王朝的沒落,各個民族的意識漸漸抬頭,且重估自己的文化遺產。在音樂上,各民族的作曲家紛紛將家鄉的傳統樂曲或是民謠融入於作品中,便是所謂的「國民樂派」。
當時在波希米亞(現在的捷克共合國)就有三位代表性作曲家:史麥塔那、楊?捷克與,生性謙虛且熱愛民族的德弗乍克。1841年9月8日,德弗乍克誕生於捷克布拉格北方一個名叫Nelahozeves的小鎮,父親經營一家小旅館兼肉店。和許多的波西米亞人一樣,德弗乍克的父親也很喜歡音樂,他會拉小提琴,甚至還組織了一個樂隊,親自參與樂隊演出。就這樣,德弗乍克從小在音樂環境中長大,七歲學小提琴,九歲起他更加入父親的小樂隊在村里的音樂會上演出。十二歲小學畢業後,父親因為不願孩子將來以音樂為職業,所以送他到Zlonice鎮學德文,以及學做生意。在這裡,德弗乍克遇上了影響他未來的老師,管風琴師與作曲家Antonin Liemann。 Liemann看出德弗乍克的音樂潛力,便極力鼓勵他走上音樂道路。不顧父親的反對,德弗乍克進入布拉格風琴學校就讀。為了生活及繳學費,德弗乍克曾在劇院當中提琴手,還在教堂中彈風琴以維持生活,一開始相當的辛苦,後來,他的作品被奧地利評論家Eduard Hanslick和作曲家布拉姆斯所賞識,而將他的作品《摩拉維亞二重奏》和《斯拉夫舞曲集》,推薦給德國最具影響力的出版商Fritz Simrock,幫助德弗乍克跨出了世界成名的第一步。
在世界樂壇嶄露頭角後,包括大指揮家李希特、小提琴家姚阿幸以及各國許多傑出的演奏家,都演奏他的作品,或者是委託他創作新曲。德弗乍克的聲名,因此傳遍整個歐洲,也應邀至俄羅斯、德國、奧地利、及英國演出,尤其是英國,共邀他前往九次。劍橋大學及布拉格查爾斯大學還因此頒給他榮譽學位。至此以後,這位僅有風琴學校學歷的學生,成了波西米亞人民心目中的英雄。1878年德弗乍克第一次執指揮棒演出自己的作品,結果非常成功,當時柏林國家報的樂評人Louis Ehlert便寫到:「我認為《斯拉夫舞曲集》一定能享譽全世界。」這證明他除了具有作曲能力外,也有很好的指揮才華,此後德弗乍克便經常指揮演出自己的作品,成為一位出色的指揮。
德弗乍克音樂創作理念中,強烈的民族意識與他少年時代的音樂藝術經歷不無關係。德沃夏克在音樂創作中,始終把民族性這一重要因素放在首位。有這樣一個小故事,在1885年,當德弗乍克的d小調交響曲首演成功後,先前幫他出過樂譜的出版商Simrock準備再次出版這一交響曲,並提出要求德氏用德語簽名,而德弗乍克則希望用斯拉夫文,並對出版商說:「我只想告訴你一點,一個藝術家也有他自己的祖國,他應該堅定地忠於自己的祖國,並熱愛自己的祖國。」由此可知,德弗乍克強烈的民族意識,一直是他的創作的主題。 德弗乍克也曾這樣說過:「….一個優美的主題並沒有什麼了不起,但要抓這個優美的主題加以發展,而寫成一部偉大的作品,才是最艱難的工作,而這才是真正的藝術。」在這個理念之下,德弗乍克的音樂作品始終持著強烈的民族傳統,即使他接觸各民族的民俗音樂,遊歷和訪問其他國家進行音樂文化的交流,也從不會直接引用當地旋律,只是他吸取其他國家民族音樂的精髓,來培育音樂的發展與成長。
1892年,德弗乍克受邀至美國紐約音樂學院擔任院長。
1893年在異鄉美國,由於思鄉情切,完成了這首以斯拉夫旋律為主,並融入印第安音樂、黑人靈歌的《第九號交響曲:新世界》,以及管弦樂曲《美國》等。在這些作品裡面,德弗乍克巧妙地將美國音樂素材與波西米亞風格做了完美的融合,而成為他的作品中最受世人喜愛的特色。
1894年,與音樂學院的合約到期,原本想立刻回家的德弗乍克,無法拒絕美國人的熱情挽留,乃再續留一年。
1895年,聘約一滿,他便不顧超高的年薪誘惑,帶這一家大小回到位於波西米亞的家鄉。 回國後的德弗乍克任職於布拉格音樂學院,1901年,升任為院長,一直到他去世。不久獲得?國政府頒授終身貴族院議士,他是音樂家中獲此榮耀的第一人。
1904年最後一部歌劇《阿米達》上演,不過聽眾反應不佳,令德弗乍克難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沒多久,身體一向硬朗的德弗乍克突然罹患嚴重的腎臟炎,四月間病情似乎有些好轉的跡象。至五月一日,當他正在用午餐時,突然腦溢血而不幸猝死於餐桌上。 德弗乍克去世的噩耗震驚了全世界,全國各地的同胞以及歐洲及美國友人莫不為痛失這位偉大音樂家而哀傷。五月五日德弗乍克在數萬同胞的護靈下,安葬於布拉格近郊威瑟拉德古墓園。
第九號交響曲─新世界 德弗乍克的第九號交響曲《新世界》,可以說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古典音樂作品之一。即使有許多學者認為很明顯的德弗乍克在這部作品中運用了印地安人及黑人民歌的旋律,但還是有不少支持者主張他僅僅是受到這些音樂特色的影響而已,交響曲本身仍是純粹的捷克音樂。但是不論音樂的創作來源是何,新世界交響曲確實贏得了當時美國聽眾的高評價。 德弗乍克是受Jeanette Thurber夫人之邀才到美國的,前往她所建立的紐約國立音樂學院擔任院長。
1891年時Thurber夫人希望能在短時間內提高學校的聲譽,所以她希望邀請一位歐洲的作曲家擔任要職,並藉此提升美國的作曲水準,經過一位在維也納的朋友建議,她決定邀請德氏。Thurber夫人發了許多次電報,還提出遠高於德氏在布拉格收入年薪一萬五千元美金的優渥薪俸。最後她同意以兩年合約,外加每年有四個月休假與管理權的優秀條件,才讓原本不想離開國家的德氏接下這份新工作。
1892年9月26日,德弗乍克帶這妻子、兩個孩子和助理,抵達新大陸-美國。 Thurber夫人沒有種族歧視的偏見,不同於當時的教育人士,她所創辦的音樂學院允許黑人和白人同時入學。漸漸的,德弗乍克體會到Thurber夫人邀請她到美國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他推動美國音樂的發展。十九世紀的樂壇,正是國民樂派十分興盛的時刻。但是相反的,美國音樂家卻紛紛前往歐洲,尋找創作靈感。德弗乍克發現這個現象後,便對學生說:「新大陸充滿了美麗多彩的旋律,這些都是美國音樂最寶貴的資源,為什麼你們竟然忽略了這些屬於你們民族傳統的題材呢?」 有紀錄顯示德弗乍克在做曲的時間,不斷地向一位非裔美國學生Henry Thacker Burleigh問問題也研究黑人靈歌。因為與這位學生經常討論對音樂的看法,使得德氏後來還修正了第九號交響曲的原稿。爾後,德弗乍克接受紐約先驅報採訪時,也說過:「我發現美國黑人的音樂中,蘊含著能讓音樂學校變得更優秀的元素。它有哀傷、溫和、熱情、思鄉、大膽、快樂、喜悅和其他的種種情緒。作曲的基礎就是來自於這些情緒…我很高興這個國家的未來音樂,都可以從黑人音樂中發掘到。」可見德弗乍克對美國土地上的黑人以及印地安,這兩種文化的音樂特別地感到興趣。
由於主張美國人自己必須走出一條屬於美洲本土音樂的路,於是他身體力行,將黑人靈歌與印地安民謠的音樂風格作為主要素材,創作出舉世聞名的─e小調第九號交響曲《新世界》。 新世界交響曲的前幾個動機是在德弗乍克初到紐約的幾個月之後完成的。在寫作的過程當中,他決定那年夏天不回波西米亞,但是思子心切的他,還是將留在家鄉的四個小孩接到美國。在樂譜手稿的最後他還寫到:「感謝上蒼,孩子們平安地抵達南安普頓(Southampton)。我們在下午接到報訊的電報。」根據他的助理所描述的,就是因為太過高興,他還忘了完成交響曲中伸縮號的最後幾個小節。但是這個說法卻被那些認為德氏在接到電報前就已經完稿的學者們所否認,他們認為,伸縮號被遺漏的部分其實是被夾在樂譜某處,很幸運的在排練時才被發現。但這個說法也被後來整譜的Burghauser駁斥。因為手抄稿顯示三層印跡,而最後section的油墨是完全相同的。 就在決定不回波希米亞過暑假之前,德弗乍克受助理邀請前往他在愛荷華州的家鄉Spillville市。因為居住在這個地方的人幾乎都是來自於捷克的移民,助理相信如果德弗乍克來這裡,一定會有種好像回到家鄉的感覺。德弗乍克或許也想著到那裡正好可以讓他遠離紐約這個繁忙的國際都會,再度享受鄉村生活,所以也就欣然答應。根據助理的回憶,當時德弗乍克深深被那些經常到城裡賣藥的印地安人所吸引。他經常問印地安人他們的特別樂器,還嘗試著去演奏。但這些事都是新世界交響曲在當年五月份完成之後的事情。
1893年5月,德弗乍克的出版商Simrock,為了想讓這首曲子早日付梓,還特別邀請德氏的好朋友布拉姆斯協助重新校對。1893年12月16日,第九號交響曲於紐約市卡內基音樂廳舉行了世界首演,由Anton Seidl指揮紐約市立交響樂團,這是德弗乍克與Seidl在同年11月中旬於某家咖啡廳所作成的結論。 有一次他們兩人在紐約麥迪遜廣場旁的中央咖啡館碰面討論演奏的事情,德氏的兒子Otakar看上了旁邊玩具店裡所賣的輪船模型,Seidl問Otakar喜不喜歡,兒子回答說:「喜歡!但是父親一定不會買給他的,因為太貴了。」Seidl告訴他,等首演成功地結束後,會和他再一起問德氏。 首演結束後的宴會中,Otakar果然興奮地玩著他的新玩具輪船模型,由此足以證明演出是順利成功的。Seidl不但答應要付一半的錢,還在Otakar的簽名簿裡,寫上〝給雄偉號船長〞(To the Captain of the Majestic),這句話要正好是交響曲中的一個動機。 德弗乍克並沒有受邀指揮第九號交響曲的首演,主要原因有人猜測這可能是因為,當時的許多樂團比較習慣與駐團指揮配合,或是考量到有賠錢的可能性,因為一般人僅知道德弗乍克是個作曲家,而他的指揮能力卻無人所知。不過,德弗乍克倒是親自指揮在家鄉布拉格國家劇院的音樂會。
美國首演時,每個樂章結束後,均獲得如雷的掌聲,當時德弗乍克也被熱情的觀眾所感動,而頻頻從二樓包廂起立向觀眾答謝。他還將之比作有如國王般的榮耀。很快地,當第九號交響曲出版之後,演奏這首作品似乎變成了一股世界性的熱潮,隨後倫敦、布拉格、維也納、阿姆斯特丹、俄羅斯,和米蘭也都相繼演出此曲。 助理Kovarik回憶,第九交響曲的標題,讓大眾對於內容有所誤解。他寫到,這首曲子對德弗乍克而言,僅是「對新大陸的印象與致敬」,還說,當德弗乍克讀到評論時,說了:「我似乎誤導大家了。」不過,當時大眾已經認定這首交響曲是美國音樂的藝術傑作,所以,德弗乍克本人很不樂意看見紐約先驅報樂評人強調「德氏使用原始美國旋律」的評論。因為他認為,僅是在自己的創作概念中融入這些民謠的精神而加以表現,並不是原封不動將這些民謠歌曲作為素材。他寫的始終是波希米亞音樂,不論他在哪裡創作,或是任何啟發他的作曲因素。 第九號交響曲 全曲共分四個樂章。
第一樂章:序奏。有學者認為,第一樂章與三首美國民謠及黑人靈歌:Deep River, Yankee Doodle Swing Low, Sweet Chariot有關。樂曲一開始由絃樂器、定音鼓和管樂器競相奏出強烈而熱情的節奏,暗喻了美國那緊張、忙碌的快節奏生活;樂章的主題貫穿全曲的四個樂章,其特性與居住於匈牙利和波西米亞境內的馬札兒民族傳統民俗音樂具有共通的性質。德弗乍克當時遠離故土,鄉愁蘊積,故而引用了他少年時期耳熟能詳的民謠歌曲特質,以遣思鄉的情懷。
第二樂章:最緩版。這一樂章是整部交響曲中最?有名的樂章,經常被提出來單獨演奏。如果提到「新世界」交響曲和印地安民族之間的關係,那就是「海華沙之歌」。他原本是美國詩人Longfellow所寫的敘事詩,描寫印地安民族英雄海華沙的故事。原本Thurber夫人交給德弗乍克這首詩的時候,是希望他能以此寫成一部歌劇,不過德氏並未創作出,反而這段敘事詩成為新世界交響曲第二及第三樂章的主要題材。 第二樂章描述英雄海華沙的妻子明內哈哈在森林裡的葬禮。由英國管奏出了充滿哀傷的曲調,其實是描繪了海華沙孤獨落寞的身影,但也恰恰是德弗乍克身處他鄉時,對祖國無限思念之情。事實上,也是正因?有了這段旋律,這首交響曲才會博得全世界人民的由衷喜愛。這充滿無限鄉愁的美麗旋律,曾被後人填上歌詞,而改編成?一首名叫《念故鄉》的歌曲,並在美國及全世界廣泛流傳、家喻戶曉。
第三樂章:詼諧曲,從"海華沙的婚宴"中的印第安舞蹈得到?發,舞蹈由快而慢地不停旋轉。樂章的中間部分帶有波希米亞農村曲的樸素韻味,是典型的捷克民間音樂風格。
第四樂章:快板,奏鳴曲式。氣勢澎湃雄偉,前面樂章的主要主題在此一一再現,同時孕育出新的主題,抒發了作者想象中和家人聚首時的歡樂情景。最後則是在雷霆萬鈞的氣勢中畫下結尾。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