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361
0
0
0

貝多芬第9號交響曲 - 合唱

館藏資訊

摘自 榑客來音樂館
指揮家傑利畢達克除了在四○年代後期,被福特萬格勒指派為繼承他柏林愛樂首席指揮職務的那段期間,曾經正式灌錄唱片以外,其後的時間一直到他1996年過世之前,始終都拒絕為任何唱片公司錄音。其中的原因是他以一位音樂思想家、融合了對禪宗思想對當下的解釋而得的。他認為音樂只有在當下、與演奏者、聆聽者面對面時,透過雙方的思緒交流、共同在一個空間下感受著同樣的氛圍時,才真正存在著。傑氏對於音樂之投入之深、詮釋之成功,讓他成為二十世紀後半葉地位最高的指揮,但這樣一位指揮的詮釋卻從未被灌錄成唱片,無疑是對其他靠著唱片功成名就的指揮家們最大的對比和諷刺。
正因為如此,世人對傑氏音樂的崇拜和偶像化程度之深,幾乎到了要超過任何其他指揮的程度。在他生前,傑氏以能幻化出最難以想像的法國印象派音樂和編織出最結構分明的布魯克納交響曲著稱。在傑氏死後,他與司圖嘉特交響樂團以及慕尼黑愛樂(最晚期,1976年到1996年)間的現場錄音(多是為了廣播而錄製的),禁不住唱片公司、愛樂者的殷殷要求,終於由他的兒子和妻子共同授權,交由唱片公司做正式發行。其兒子對於父親一直敬愛萬分,在傑氏生前還曾為他拍攝著名的傳記電影「傑利畢達克的花園」,在這整個系列發行之前,就說:他知道,就像他父親所講的,錄下來的音樂還是不成其為音樂,但終究他們讓人記得,這些音樂曾經一度是音樂。就像他在父親過世後,看著許多他生前拍的照片,會勾起他會心的微笑,想起父親生前的總總。唱片也是,他們捕捉了大師音樂思維的吉光片羽、雖不完整、雖然片段,卻依然是無價的紀念。
這套專輯,為保存傑氏藝術的片面而發行,但也要提醒您傑氏的信念。音樂只有在演出者考量了與演出場地、聆聽者的互動後、作出最後演繹方向的決定後那一霎那才真正開始、也在樂曲最後一音結束當時就結束。錄音無法捕捉到這種發出與回饋的交流過程,而且反覆聆聽相同的錄音,只會扼殺聆聽者參與演出的自發性,因為一再反覆的聆聽,無形中養成聆者的被動態度,讓他每次聆聽到同一樂段都期待同樣的效果,這是一種對有創意的音樂演出的謀殺,也是傑氏最不能允許的事。
貝多芬並未像莫札特和海頓一樣,能夠在樂譜以外,另外採用文字來說明他作品所要達到的感覺,也因此,貝多芬最後才會轉向節拍器,因為最少在其中還可以提供他的演奏者一些可靠的依據。不過,有一些作品還是很幸運的得到他詳細的演出指示,其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第九號交響曲的詼諧曲樂章。可是,奇怪的是,貝多芬的指示,從來沒有被忠實地呈現過,大部份指揮家不遵從指示的原因都是,那時貝多芬已經聾了,他的指示不能算數。但是,傑利畢達克並不這麼認為,在他一九八九年三月於慕尼黑愛樂舉行的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的演出上,他很詳盡的寫了一份樂曲解說,分析並且詳述這首交響曲應該如何進行,尤其是其中的詼諧曲樂章的實硯和內在涵意,以及它和前後三個樂章之間的結合,都被傑利畢達克詳盡的討論了。這份解說,就收錄在本片中。
傑利畢達克活到這麼大的年紀,經歷了許多的病痛,卻依然還是能克服身體的障礙、無視醫師的警告,在舞台上指揮出一次又一次優美的音樂,他所憑藉的是那對音樂無止盡的追求。他不願意背負任何的包袱,就像他上台時連指揮棒都不拿、演奏時不許留下錄音一樣,他之所以可以不斷、不停地在探索更美的音樂,正因為他的記憶中永遠沒有上一次演奏的包袱,每一次新的演奏、都是締造新的美好事物的機會。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