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269
0
0
0

蘭迪聖亞勒塞全區德、西、義、法、英文字幕

館藏資訊

摘自 博客來DVD館網站
面對蘭迪的神劇「聖亞勒塞」,我們面對的是西方文明史上一個重要時期背後的時代意涵:巴洛克的崛起。巴洛克的崛起其實意味著天主教勢力重新從新教徒手中奪回他們的信仰、人民和優勢,也就是所謂的「反宗教改革」。教廷在巴貝里尼家族的龐大財富支持下,聘請了貝尼尼這位偉大的雕刻家,重新打造聖城羅馬,在貝尼尼的巧手下,他用最誘人、羅衫輕解的胴體來吸引那些原本對天主教失去信心的信徒,那些無比生動的畫像中,滿是美極人間的天使;而這些教廷用來贏回信眾的手段,促成了巴洛克花朵的盛開,並進一步刺激了其他相關藝術的誕生,歌劇也是其中之一。透過既可以用旋律感動人、又可以用詩詞說教的音樂,教廷找到了最好的工具來傳道和證明他所傳的道才是天主的道,這也是為什麼最早的神劇,比最早的歌劇早問世的原因(1600年)。而這份「聖亞勒塞」的問世,也和巴貝里尼家族有關,也是這一波反宗教改革運動中的重要文化產物。此劇為了能夠充份達到為教廷宣道的目的,推動了新的一波歌劇改革,將1607年蒙台威爾第在歌劇「奧菲歐」中所做的,將古典羅馬題材譜成音樂的手法,加進了新的元素,尤其是在宣敘調處理、詠嘆調和重唱段上,都有了革新的手法,並且雜喜劇和悲劇於一體,讓一向音樂作風保守的羅馬城向前邁進了一步,成了領先潮流的中心。
此劇更值得一提的,是主角聖亞勒塞的音域寫得極高,是寫給能唱到女高音最高音域的特殊閹人歌唱家唱的,這也是為什麼二十世紀古樂家們遲遲無法推出這部在音樂史上如此重要的名劇的原因。蘭迪更進一步大膽地將當時還甚囂塵上的複音音樂結合才剛剛萌芽的單音音樂,創新地把這兩個樂種都放在歌劇裡。由於此劇極難上演,因此一直到2007年10月16日才第一次由指揮家克利斯提在法國諾曼第推出,全劇動用了八名假聲男高音來演唱,兩位當代演唱音域最高的假聲男高音雅洛斯基和森席克分別出飾亞勒塞和妻子(原劇要求要由男歌手飾演),推出後由於極為轟動,乃進一步灌錄成唱片,這張DVD即為首演的錄影,是難得一見的歷史性畫面。

摘要註

Conductor William Christie has put together a new production of this moving work which employs a remarkable eight countertenors.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