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53
0
0
0

普羅高菲夫第2、3號鋼琴協奏曲 HQCD

館藏資訊

摘自 博客來音樂館網站
作為加盟EMI第三張個人專輯,紀辛選擇回到自己熟悉的領域:俄國協奏曲。其中的第三號協奏曲他在15前已經和阿巴多合作過一個版本,但這次邀來本身也是俄國鋼琴巨擘、同時也灌錄過經典普氏協奏曲錄音版本的阿胥肯納吉擔任指揮,紀辛獲得來自同為鋼琴家和俄國人的認同和支持,對普羅高菲夫這些協奏曲擁有更大的自由發揮,這是和非俄國指揮家所不可能產生的火花。阿胥肯納吉非常尊重紀辛作為一位成熟音樂大師在處理樂曲時所抱持的個人觀點,這種觀點,如果落入不瞭解這套樂曲,或是過於重視文本、樂譜表面記載的指揮家眼中,很可能獲得不忠實於文本的指控,但是同樣身為頂尖鋼琴家、更是成長於普羅高菲夫晚年的俄國時代的阿胥肯納吉卻很清楚,普羅高菲夫所未載於譜面,交由鋼琴家自由表現的尺度有多寬,也正是如此,紀辛這份錄音才顯得這麼恢宏、自在。
雖然普氏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不像第三號、第五號那麼常被演出和灌錄,但這卻是紀辛在俄國首度登台彈奏協奏曲的曲目,當時他才只有十歲,如今時隔25年,他對整套樂曲的熟稔度,經過時間的沉澱和累積,有著當今樂壇鮮有人能及的深刻。或許唯一的例外,就是指揮阿胥肯納吉了,而後者也真的知道如何善盡一位指揮家的職責,他刻意採用與紀辛那近乎古典和前浪漫式的簡潔手法,讓樂團迸射出最燦爛且飽和的音色,與紀辛的音色形成強烈的對比,把全曲烘托得讓人時時都像坐在針氈上一般,絲毫不得放鬆地聽著兩人的高峰對談,這真的是頂尖高手對招:兩位深熟手中曲目的名家,在音樂會現場,片刻不鬆懈地將自己所有功力都毫無保留地傾洩在音樂表現上,真的是近年來最讓人難忘的一份演出。
2010年葛萊美獎得獎專輯!普羅高菲夫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是紀辛在俄國首度登台演奏的曲目,當年他10歲。歷經25年後再次詮釋此曲,讓人留下了當今無人能及的深刻印象。與指揮大師阿胥肯納吉的合作,讓聽者感受到如高手過招般精彩與期待。

內容註

Piano concerto no. 2 in G minor, op. 16 (32:34) -- Piano concerto no. 3 in C, op. 26 (29:08) / Prokofiev.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