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ymphonies : II / Felix Mendelssohn.
- 作者: Mendelssohn-Bartholdy, Felix, 1809-1847.
- 其他作者:
- Wiener Philharmoniker
- Dohnányi, Christoph von, 1929-
- Mendelssohn-Bartholdy, Felix, 1809-1847. Symphonies, no. 3, op. 56, A minor
- Mendelssohn-Bartholdy, Felix, 1809-1847. Symphonies, no. 4, op. 90, A major
- Mendelssohn-Bartholdy, Felix, 1809-1847. Symphonies, no. 5, op. 107, D minor
- Mendelssohn-Bartholdy, Felix, 1809-1847. Hebriden
- Mendelssohn-Bartholdy, Felix, 1809-1847. Meeresstille und glückliche Fahrt.
- Mendelssohn-Bartholdy, Felix, 1809-1847. Athalie. Ouverture.
- Mendelssohn-Bartholdy, Felix, 1809-1847. Athalie. Kriegsmarsch der Priester.
- 其他題名:
- Orchestra music.
- 孟德爾頌 第3號交響曲.
- 孟德爾頌 第4號交響曲.
- 孟德爾頌 第5號交響曲.
- 出版: London : Decca c1999.
- 叢書名: Double Decca
- 主題: Symphonies.
- URL:
https://serv.npac-ntch.org/CD/28A/C028099.htm
- 一般註:Decca: 460 239-2 (460 240-2--460 241-2). Title from container verso. In part analog recording. Previously issued as analog discs. Program notes in English, French and German (14 p. : ill.) included.
- 演出者註:Wiener Philharmoniker ; Christoph von Dohnányi, conductor.
-
讀者標籤:
- 系統號: 005094444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摘自 MUZIKAir 網站 - 交響樂中的風景畫與宗教情懷:孟德爾頌的交響曲 / 胡耿銘 - 有人說他的音樂處處洋溢著幸福的氣息,也有人說他是繼莫札特之後最有天份的作曲家。而2009年恰巧是孟德爾頌(Felix Mendelssohn)誕生的兩百週年,從本月起,MUZIK將帶領各位讀者,透過他的作品,來一窺這位古典音樂史上最被低估的作曲家,其短而精采的音樂成就。生於富裕家庭中的孟德爾頌受盡上帝恩寵,從小在優渥的環境下成長,接受最好的教育,既有俊美的容貌與氣質,又具備異於常人的音樂天賦,因此處處受人歡迎,畢生沒有受過什麼大苦大難,與多數音樂家的窮困潦倒相較真是天壤之別,無怪世人說他是「最幸福的音樂家」。孟德爾頌的作品從室內樂、管弦樂到神劇皆有涉獵,內容頗為豐富。他在交響曲上也頗有建樹,於十二歲至十四歲時就寫過十二首給弦樂團的交響曲,但我們一般所說的孟德爾頌交響曲,指的是有作品編號、給管弦樂團的五首交響曲。這五首樂曲貫穿他作曲生涯的精華時期,由於孟德爾頌常常花很多時間修改自己的作品,以致於部分交響曲是在他過世後才被出版,今天我們看到的編號其實只是出版順序,真正的作曲順序跟交響曲的編號並不相符,若按照作曲時間順序,應該排列如下:十五歲時的第一號(作品11)、二十歲時的第五號(作品107)、二十三歲時的第四號(作品90)、三十一歲時的第二號(作品50)、三十三歲時的第三號(作品56),之後孟德爾頌就於三十八歲時過世了,真是天妒英才。
順遂的一生,使孟德爾頌的交響曲自然流露出精緻高雅的格調,既無太多掙扎,也不強說愁,這點從作品標題可以見到端倪,除了第一號沒有標題,其他四首分別被命名為《讚美詩》、《蘇格蘭》、《義大利》、與《宗教改革》,可以看出孟德爾頌的交響曲不是描繪景物,就是表達宗教情懷,鮮少探究人生課題或表達哀傷,不時向你微笑招手的可愛旋律,才是聆賞其交響曲的樂趣所在。十歲的你在做什麼呢?孟德爾頌在十歲時已經開始作曲,內容五花八門,各式各樣的室內樂、協奏曲、清唱劇等都有作品,反映了年輕作曲家喜愛嘗試不同形式之個性。在孟德爾頌青少年時期作品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十二首弦樂交響曲,這些兒時習作雖然好聽,但卻隨處可見拾人牙慧之痕跡,像第二號與第七號有艾曼紐.巴赫(Carl Philipp Emanuel Bach,1714-1788)影子,第六號是典型巴洛克風作品,聆賞第八號則讓人像是聽見了莫札特般(第八號另有自己改編的管絃樂版),第十一號具備土耳其味,第十二號又彷彿韋瓦第之作。
沒多久,孟德爾頌寫了第十三號的弦樂交響曲,但這次他將其擴充為完整四個樂章的管弦樂交響曲,作為迎接自己十五歲生日的作品,並展現研究貝多芬交響曲的成果,這部作品後來被當作孟德爾頌的第一號交響曲,換句話說,之前的十二首弦樂交響曲對孟德爾頌而言,都只被當作是習作而已。聆賞第一號交響曲,仍可依稀辨識出海頓、莫札特及貝多芬的影響,然而對十五歲的青少年而言,第一號交響曲已經頗為圓熟,曲中可以感受到孟德爾頌未來幾首交響曲那種獨特親和力,儘管如此,此曲仍屬古典風格之作,情感投入並不像之後作品那般豐富。孟德爾頌這些青少年之作並不常被演出,他真正比較受重視的交響曲作品,應該是從二十歲時的第五號交響曲開始。
第五號交響曲《宗教改革》 - 1517年,威登堡大學神學教授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以九十五條論綱對教會的荒淫提出譴責,隨即引發軒然大波,經過幾年的混亂,基督教會分裂為舊教與新教,1530年6月25日,墨蘭頓(Philip Melanchthon,1497-1560)發表奧格斯堡信綱(Augsburg Confession),在一番折衷後獲得舊教讓步,使得德國的路德教派能夠正式創立。因此在1830年,也就是路德教派創立三百週年紀念,便選定6月25日於柏林舉行慶祝活動,信仰虔誠的孟德爾頌希望以交響曲來參與此項盛會,然而由於孟德爾頌有猶太人血統,被部分教會人士認為在宗教慶祝活動上發表其作品不妥當,此曲並沒有順利於1830年發表。直到1832年才重見天日,由作曲者親自指揮首演。至於出版,則是多年後的事情了,因為孟德爾頌自己覺得:「這首曲子我已無法忍受,恨不得將它燒毀。」所以此部孟德爾頌二十出頭寫成的作品,因為出版的時間晚,作品編號反而落到107號,變成第五號交響曲。孟德爾頌承認此曲的內涵重於音樂本身,既然是紀念宗教改革的交響曲,當然會用到教會頌歌,第一樂章的開頭主題即是德勒斯登宮廷教會常用的「阿們」旋律,而第四樂章的主題更用到新教常用的讚美詩《上主是我的堡壘》(Ein’ feste Burg ist unser),不用說,這個樂章是全曲精華所在。穿插兩個莊嚴樂章中的第二樂章,以活潑詼諧曲展現慶典喜氣,第三樂章則為帶有禱告般的寧靜氣氛。
第四號交響曲《義大利》 - 任何人聽到《義大利》交響曲開頭那由小提琴所奏出的活潑明朗主題,都會不可思議地感覺自己正倘佯在義大利燦爛的陽光下,心情也不自主地愉悅起來了,如此富感染力的美妙音樂,就連作曲的孟德爾頌也自稱:「這首交響曲是我寫過最圓熟的作品!」既然有個《義大利》的標題,多少與此地有點兒關係吧!沒錯,沒有義大利旅遊經驗的薰陶,就沒有這闕交響曲的誕生:1830年5月,二十一歲的孟德爾頌再度告別柏林,步上為期兩年的遊學之旅,途經威瑪、慕尼黑、林茲、維也納與布達佩斯,最終到達義大利。他先目睹了秋天為水都威尼斯所帶來的美景,然後遊歷了波隆納、佛羅倫斯與羅馬。年底時,他對此古老國家已有一定程度的認識,於是開始創作《義大利》交響曲。創作途中寫寫停停,孟德爾頌覺得有必要再四處擷取更多靈感,1831年春天他又起身前往義大利南部的那不勒斯,然後重遊佛羅倫斯,啜賞烏茲美術館的畫作,夏天則逐漸北行,取道熱那亞、米蘭返回德國。此時,孟德爾頌在義大利感受到的熱情與朝氣,僅止於轉化成片段的優美旋律,但要等到被整合為完整的樂曲,則有賴其他特殊機緣來推波助瀾。1832年11月倫敦皇家愛樂協會委託孟德爾頌創作一首交響曲、一首序曲和一首聲樂作品,孟德爾頌心中打著如意算盤:何不利用前些日子寫了一部份的東西交差呢!主意打定,寫起來可就認真囉,很快地,他在隔年4月完稿,5月即親自赴倫敦指揮此曲首演,結果相當成功。
然而,孟德爾頌對草草完成的義大利交響曲並不滿意,沒事就拿出來修改一番,直到1837年才告一段落,不過這份二次定稿的總譜在作曲者生前都沒有出版。要等到1851年,也就是孟德爾頌死後四年才正式付梓,這足以說明為什麼早些寫完的義大利交響曲,雖然竣稿在先,編號卻排在蘇格蘭交響曲之後。充滿活力的第一樂章快板主旋律,是孟德爾頌到達義大利的第一印象,南國的明亮陽光與湛藍海水,讓久居北國的孟德爾頌喜悅萬分,即使是溫柔的第二主題,也難掩心中愉快之情。第二樂章是略帶哀愁的歌謠,有人說是從羅馬的宗教儀式得到之靈感,但聽起來沒什麼宗教味,反倒是低音聲部固定節奏行進著,帶來一絲嚴肅的感覺。純樸優美的第三樂章主題,讓人感覺像是快活地漫步於鄉村中。最後是急板的末樂章,拉丁人熱情奔放的民族性,隨著標明為「薩塔瑞拉舞曲」(Saltarello)的快速節奏出現,這是從羅馬狂歡節得到的靈感,激烈、熱鬧、喧嘩的氣氛下,旋律之間的進行越是接近結尾速度就越快,終於在興奮的高潮下結束全曲。
第二號交響曲《讚美詩》 - 1840年6月,歐洲的重要書城萊比錫為了紀念古騰堡(Gutenberg)發明印刷術四百週年,舉辦一連串活動,當時身為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指揮的孟德爾頌,怎能不參與如此慶典呢?他為此創作兩首作品,一是給男聲合唱演出的《慶典讚美詩》(Festgesang),另一則是《讚美詩》交響曲,孟德爾頌在樂曲上附上《讚美詩-交響清唱劇》標題,並題上路德名言:「我在上主所賜予我們的一切藝術奉獻中,特別鍾情於音樂。」《讚美詩》交響曲於1840年6月的印刷術發明四百週年慶中首演後,竟然在同年又於萊比錫演出兩次,因為當時的薩克森公國國王腓特烈二世對音樂興趣濃厚,孟德爾頌遂將此曲獻給這位國王。除了萊比錫外,最愛這首樂曲的地方非英國莫屬,自1840年9月於伯明罕舉辦英國首演後,《讚美詩》交響曲一直深受英國人喜愛,特別是最後的清唱劇部分。
由於清唱劇部分動用到獨唱與合唱,這部交響曲常被拿來與貝多芬的第九號交響曲相提並論,好事者總愛說是模仿貝多芬而作。實際上,若將此曲拆成交響曲與宗教清唱劇兩部分來看會更適合,孟德爾頌精心創作的清唱劇部分佔了樂曲大半篇幅,內容包含合唱、獨唱、重唱、與串聯的宣敘調等九段音樂,整部作品精華盡在其中。相較之下,純器樂的第一至第三樂章,只能算是清唱劇的鋪陳序奏而已,而前後的呼應,則仰賴清唱劇中的聖詠曲《凡有血氣的,都要讚美上主》(Alles, was Oden hat, lobe den Herrn!),同樣旋律亦出現於第一樂章之開頭主題,這個主題賦予此曲莊嚴感,並提高了慶典效果。第二樂章由和緩的詼諧曲起始,中間則是管樂器所奏出的聖詠風格旋律。第三樂章是充滿虔敬的慢板,其動機於稍後清唱劇中再度出現。清唱劇部分從合唱聖詠:「凡有血氣的,都要讚美上主。」展開,其間由女高音柔美的詠唱:「我以赤誠之心,虔誠之情讚美上主。」接下來是男高音的宣敘調與詠嘆調:「主將細數我們眼淚,用其言語安慰悲哀的人們。」之後再以合唱強調類似歌詞,優美的女高音重唱隨之出現:「我心焦急如焚等待主。」再來是充滿對比的男高音激動獨唱:「死亡羈絆向我們圍繞,恐怖地獄向我們襲擊。」接著明朗合唱隨之歡吟:「黑夜已經離去。」然後孟德爾頌於此插入路德所作之聖詠曲:「如今,眾人皆以心、口、手來叩謝恩光。」聖詠之後,是一段男高音與女高音的抒情二重唱,隨即進入最後的大合唱,開頭聖詠主題再現,在莊嚴讚美上帝氣氛中結束全曲。
《讚美詩》交響曲的歌詞,乃作曲者親自節選路德所翻譯之德文聖經,可是孟德爾頌為何要在印刷術發明四百週年慶的樂曲裡作此安排呢?這是具有特殊意義的,若非印刷術,路德所翻譯的聖經也不會大量印製,人民在印刷術幫助下認識聖經與路德思想,宗教改革的發生,印刷術功不可沒。
第三號交響曲《蘇格蘭》 - 這首交響曲自開始作曲到完工,其間隔時間將近13年,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得要從1829年4月18日說起,這天乃孟德爾頌第一次離家的日子,他前往英國倫敦登台,先後指揮及獨奏自己的幾部作品,隨著音樂季告一段落,孟德爾頌便赴蘇格蘭高地旅遊,他造訪位於愛丁堡的聖十字宮(Holyrood Palace)遺跡,這座破敗的建築是十六世紀時著名的蘇格蘭瑪麗女王的居所,據說瑪麗女王性喜音樂與詩歌,美麗絕倫卻紅顏薄命,幾次婚姻皆以不幸收場,一生更在貴族的陰謀鬥爭下苟活,連她的知己兼情夫黎奇歐(Rizzo)也遭捲入,在此宮中慘遭貴族殘殺。對孟德爾頌而言,到這位傳說中美人的浪漫故鄉悼祭是有其必要性的,他在那兒陷入哀愁之情境,也因此萌生了創作種子。孟德爾頌當時感觸良多,但只來得及記下十個小節的音符,旋即回到柏林參加姊姊的婚禮,結果一離開英國靈感又喪失了;1831年他在義大利旅行時,一時興起又寫了幾段,卻無法持續,他之後他數次重遊英倫,不斷加深對蘇格蘭的印象,終於在初遊後的12年,也就是1842年1月20日,於柏林正式完成a小調《蘇格蘭》交響曲,1842年3月親自指揮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首演,六個月後再於倫敦交響協會演出,當場呈獻給英國維多利亞女王—也就是瑪麗女王的九世孫。
樂曲一開始那輓歌似的憂傷序奏,不就是作曲者初遊蘇格蘭時,感懷瑪麗女王所記下的嗎?序奏之後的快板,因灰霧般的低音而籠罩著盪氣迴腸之宿命感,與序奏相互輝映,然後逐漸輕快的發展至強烈巔峰,又在序奏旋律中平靜邁入尾聲。詼諧曲的第二樂章據說植入了蘇格蘭民謠,樸素的木管旋律自然帶起一股田園風味,蘇格蘭高地上的農夫們歡樂地舞著。第三樂章又進入了深邃的密林,陰鬱的主題似乎象徵獨自行走於山地中的孤寂感。第四樂章曲風一轉,變成跳躍進行的活力曲調,所有感傷揮之而去,莊嚴的A大調尾奏隨之登場,最後終在燦爛的總奏下結束全曲,而這段華麗的終曲正是孟德爾頌停留蘇格蘭時,參觀當地民眾以風笛演奏軍樂的印象呢!縱使此首交響曲的豐富詩意與優美旋律都讓人愛不釋手,卻仍不免有人批評這樣的音樂缺乏深度,無論如何,這部作品有許多特點是不容忽視的:第一、為求保有樂曲的一貫性,孟德爾頌指定樂章之間不得休息,必須從頭到尾一氣呵成,這在當時可說與舒曼第四號交響曲同為創舉。第二、孟德爾頌大抵還是依古典的四樂章形式,不過安排上頗具巧思,他的第一樂章頭尾都是行板,第二樂章即以詼諧曲使之對比,然後第三樂章又是抒情之慢板,第四樂章再用壯麗的急板作總結,這種交叉變化的趣味,早已超越古典形式的窠臼了。第三、蘇格蘭交響曲本身就是幅交響風景畫,若是只稱它作a小調交響曲即失去意義,樂曲中主題的發掘常由外在感受激發而成,然後再以音符畫上輪廓、塗上色彩。華格納必定有鑑於此,故稱孟德爾頌為音樂的風景畫家吧!
內容註
CD 1 : Symphony no. 3 in A minor : op. 56 : Scottish (36:41) -- Symphony no. 4 in A major : op. 90 : Italian (25:38) -- CD 2 : Symphony no. 5 in D minor : op. 107 : Reformation (29:17) -- The Hebrides (Fingal's cave) : op. 26 (10:06) -- Calm sea and prosperous voyage = Meeresstille und glückliche Fahrt : op. 27 (12:28) -- Athalie : op. 74. Overture & War march of the priests (14:23)./ Mendelssoh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