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79
0
0
0

2010歐洲音樂會英國牛津3區

館藏資訊

摘自 博客來DVD館網站
在牛津,2010年5月1日這一天,柏林愛樂的團員們設法要成為文化圈與音樂圈的主人公,舉行每年一度的歐洲音樂會。時間要拉回二十年,柏林圍牆拆除之前不久,柏林愛樂首次發想,以「歐洲音樂會」之名在具有歷史意義的歐洲城市演出,除了宣揚一個自由的、一統的、民主的歐洲概念之外,也紀念1882年5月1日柏林愛樂的「生日」。十幾年以來,歐洲音樂會已經與溫布尼音樂會並列為柏林愛樂的兩大招牌。
這一回,柏林愛樂來到充滿文藝氣息的牛津,在如同寶石璀璨的牛津大學謝爾登劇院演出。這座在著名黑井書店(Blackwell’s Bookshop)對面的謝爾登劇院,外觀莊嚴宏偉,13座帝王頭像圍牆環繞的橢圓塔形建築,由建築師列恩爵士所設計,在1664-1668年間建立。謝爾登劇院主要用途為藝術演出,但同時也提供學院公開儀式及會議使用。
2010年,他們邀請指揮家兼鋼琴家巴倫波因(Daniel Barenboim)擔任指揮,巴倫波因以華格納歌劇「紐倫堡的名歌手」的第三幕前奏曲做為音樂會的序奏,之後上場的是艾爾加的大提琴協奏曲,這首曲子讓我們聯想起巴倫波因與大提琴家杜普蕾(Jacqueline Du Pre)的情誼,而杜普蕾正出生於牛津;而這場演奏會的大提琴手是年輕的美國大提琴家懷勒斯坦(Alisa Weilestein)。下半場則以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掀起莊嚴而令人激動不已的高潮。
Alisa Weilestein
1982年出生於紐約羅徹斯特的愛莉莎.懷勒斯坦,是當紅的美國女大提琴家,父親為克里夫蘭交響樂團的第一小提琴手唐納德.懷勒斯坦(Donald Weilerstein)。小懷勒斯坦四歲起開始拉大提琴,當時就已展現她的音樂天賦,六個月後她就能夠公開演奏;13歲時,懷勒斯坦與克里夫蘭交響樂團合作柴可夫斯基的「洛可可變奏曲」,開始以獨奏家的身份聞名樂壇。除了經典的大提琴作品之外,懷勒斯坦也大力推廣當代音樂,葛里霍夫(Osvaldo Golijov)、奧爾巴哈(Lera Auerbach)與哈爾曼(Joseph Hallman)等人都譜寫作品給她。
雖然年紀尚輕,但是懷勒斯坦已經獲得許多榮譽:2000-2001年她贏得艾維.費雪獎(Avery Fisher Career Grant),也被德國「回聲」(ECHO)入雜誌選為「年度新銳音樂家」,這時候她還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就讀,2004年才從這座學府畢業。2006年,她在北德的史列斯維格-霍爾斯坦音樂節(Schleswig-Holstein Music Festival)得到伯恩斯坦獎(Leonard Bernstein Prize)。她的弟弟約書亞.懷勒斯坦也是一位著名的小提琴家兼指揮家。
鏗本大進
我們也可以在這張DVD裡看到柏林愛樂的新朝氣,那就是目前才30歲左右的小提琴首席鏗本大進(Daishin Kashimoto)。鏗本大進曾經奪得克萊斯勒國際小提琴大賽與隆.提博國際小提琴大賽的第一名。嚴格說來鏗本還不算「正式」就任,他必須等到一年的試用期任滿之後,經由柏林愛樂的團員投票,超過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柏林愛樂方面才會正式與他簽約,取代先前從這個位置退下來的安永徹(Toru Yasunaga),成為柏林愛樂的新任首席小提琴。
華格納:歌劇「紐倫堡的名歌手」第三幕前奏曲
華格納歌劇「紐倫堡的名歌手」在1868年於慕尼黑宮廷國民劇院首演,指揮就是當時名震整個樂壇的畢羅(Hans von Bulow)。其中的第三幕前奏曲約九分鐘,是一段令人驚喜的安排。它是高貴的「名歌手」鞋匠薩克斯(Hans Sachs)正在沉思的音樂畫像,以「放棄的動機」與「醒來的動機」貫穿整首前奏曲,其中以法國號演奏「醒來的動機」樂段特別著名。在前奏曲之後,也就是第三幕一開始,場景設定於薩克斯的家中,而他正在埋頭讀書。
艾爾加:大提琴協奏曲
由於在牛津演出,所以曲目安排上勢必也要有一首曲子是由英國作曲家譜寫的,而受英國皇室封為爵士的艾爾加,必定是不二人選。功成名就的艾爾加,在1900年後已經有數年沒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創作出現,甚至有評論認為,他的創作已經淪於落伍又過時。由於身體狀況欠佳,所以艾爾加在倫敦住了一段時間後,於1917年搬到英格蘭南部鄉村沙塞克斯,在那裡艾爾加重新找回了創作力,在1918年的夏天接連完成了「e小調小提琴奏鳴曲」、「e小調弦樂四重奏」、「e小調鋼琴五重奏」等三首作品,隔一年更完成堪稱他生平代表作的「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
一方面是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得艾爾加的世界觀產生巨變,領略到戰爭的冷酷與無情,另一方面,艾爾加當時年歲已高,身體狀況並不佳,充分體會到晚年人生的孤寂與感嘆。因此這四首晚年的大作都剛好是以代表悲傷的小調為創作基礎,與他近十年前所創作的小提琴協奏曲相比,他的大提琴協奏曲並不著重於器樂劇烈的技巧呈現,反倒有著近乎室內樂的精妙感,除了有濃厚的英國抒情風之外,從其樂曲的淡淡哀傷感可以聽出,一位曾經是備受尊敬的老作曲家,在走下坡之際於心境上的變化,即使這首曲子不是艾爾加的「天鵝之歌」,實則相去不遠。事實上,在1920年艾爾加的妻子去世後,他再也沒有寫出震驚樂壇的大作了。
艾爾加向當時著名的大提琴家沙蒙德(Felix Salmond)請教大提琴協奏曲,怎麼寫才適合大提琴演出,當然,沙蒙德也擔任首演;沙蒙德並且積極推廣艾氏的弦樂四重奏與鋼琴五重奏,後來在茱麗亞音樂學院與寇蒂斯學院都是頗具影響力的大提琴教授。艾爾加本人相當滿意這闕剛出爐的樂曲,認為它精緻簡潔、高貴又文雅、豐沛情感而又不辭溢乎情,是真正的大作。
不過即使如此,這首大提琴協奏曲首演的命運似乎不怎麼順遂。由於聽眾對艾爾加的「期待感」已經降低許多,也由於擔任首演音樂會其他曲子指揮的庫塔斯(Albert Coates)占用了過多的排練時間(艾爾加的大提琴協奏曲由艾爾加本人指揮),使得這首曲子上台前並沒有充分排練,演出本身並不在狀況內。艾爾加夫人在她的日記上寫道:「那個粗暴、自私、態度欠佳的庫塔斯,有一次為了排練史克里亞賓的『狂喜之詩』,竟讓艾爾加枯等了一個小時。」觀眾的反應平平,而有一些評論者至少是有指出,如此一首偉大英國作曲家所創作的新曲的首演,竟會有如此結果,多少不盡公平。
在莊嚴且宏偉的宣敘調齊奏(這段旋律在這首曲子裡出現多次)之後,大提琴獨奏出高貴而又有一點即興的旋律,而樂團的中提琴部則反覆抑揚頓挫的第一主題,第一樂章就由這兩段旋律主導,順勢進入極快板的第二樂章。第二樂章大抵上算是一段憂傷的詼諧曲,整個樂章以大提琴獨奏為主,樂團在後陪襯,而且這個樂章有大量的16分音符,相當考驗大提琴家的技藝。有的演出會持續不斷演出這兩個樂章,所以也可以粗略地將它們看成一個整體。
第三樂章為慢板樂章,與第二樂章相比,它的風格更為尖銳而沉重,大提琴獨奏的份量依然相當重,滿含憧憬的旋律與熱情的旋律相互交錯,其浪漫而優美的歌謠風則是全曲的重心。第四樂章的輪旋曲是風格較為明快,甚至有雄辯氣息的樂段,不僅讓大提琴充份發揮技巧,旋律也極其華麗。不過,即使有激動而歡樂的主題,整首協奏曲依然籠罩在秋日內省的氛圍之中,也使得它成為艾爾加最偉大的作品。
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
布拉姆斯創作第一號交響曲的靈感,可以說是源自於舒曼於1853年在他的「新音樂雜誌」上發表一篇名為「新路徑」的文章,向世人介紹這位將來必定會發光發熱的作曲家;舒曼形容布拉姆斯的第一號鋼琴奏鳴曲就像個「隱藏的交響曲」,並且在公開場合鼓勵他要往作曲方向大步邁進。布拉姆斯前前後後花了將近23年,經過好幾次創作的失敗後,終於寫出一首他滿意的交響曲,以他的話來講,是「貝多芬之後」的一首交響曲。
在布拉姆斯完成這首交響曲的1876年之前的這段日子,他並不輕易將有關這首交響曲的相關素材交由他人過目;在第一樂章完成之後,布拉姆斯在1862年將草稿拿給克拉拉.舒曼(Clara Schumann)過目,不過他認為自己對於交響曲的創作還不夠純熟,所以遲遲不肯動筆,這期間他想藉著創作其他大型的管弦樂作品,來磨練自己的技巧;另外在克拉拉.舒曼1868年生日的那一天,將後來用在終樂章的「阿爾卑斯號角」音樂主題交給她看。布拉姆斯最後於1876年10月完成他的第一號交響曲,部分原因恐怕是「敵對陣營」的重要人物華格納,也在同一年於拜魯特音樂節首度將他的「指環」搬上舞台,布拉姆斯多少感到了壓力,也就將第一號交響曲發表並出版。
第一樂章一開頭是緩慢沉重、強而有力的序奏,以定音鼓持續的敲擊為背景,木管樂器與弦樂接續奏出旋律,這段蜿蜒的旋律貫穿整個第一樂章,也延伸成為整首交響曲的音樂主題。相較之下,第二樂章的行板來得輕鬆而且甜蜜許多,有人認為接近結束的小提琴獨奏,有貝多芬晚期作品的風格。第三樂章的篇幅也較短,與其他樂章比較來,它有點像是過門的橋段;就風格而言,它比較活潑而且詼諧。
第四樂章充滿活力的快板是這首交響曲的重心。布拉姆斯有一個明確的敘事方式:從晦暗到光明,到勝利的歡欣,有尊崇上帝的氛圍,而其中「阿爾卑斯號角」的聲響則讓人不難聯想到阿爾卑斯山麓的清新空氣。另外一個特別之處在於,布拉姆斯所習慣的作曲技法(從海頓、莫札特、貝多芬一路承襲下來的),向來是從某個樂章一開始的主題旋律發展,使它的結構逐漸變得複雜;不過這個樂章則不同,布拉姆斯接續丟出了幾個意味深長的旋律素材:黑暗且有著不祥預感的起頭、阿爾卑斯號角、銅管樂器齊鳴、像進行曲似的快板主題,布拉姆斯逐漸統合這些旋律,直至充滿光輝燦爛的結尾,帶有勝利的意味。

內容註

Die Meistersinger von Nurnberg : prelude to act III / Wagner -- Cello concerto in E minor, op. 85 / Edward Elgar -- Symphony no. 1 in C minor, op. 68 / Johannes Brahms.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