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113
0
0
0

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全集Vol. 5Piano sonatas nos. 16-19

館藏資訊

摘自 博客來音樂館網站
本輯收錄的四首奏鳴曲,已進入了貝多芬的創作中期,其中包含了作品31的第16,17「暴風雨」,18號三首,以及著名的作品53的第21號「華德斯坦」。作品31的三首奏鳴曲創作在1802年,也正是貝多芬生涯最痛苦的一年,此時的貝多芬飽受耳疾的煎熬,甚至寫下遺書,曾有意自殺幸好未果。貝多芬寫下遺書時低沉悲切的情感,多少也在作品中流露出來。
第17號「暴風雨」正好反映出當時貝多芬悲劇般的宿命觀,以及貝多芬式的堅強意志力。鋼琴家席夫(Andras Schiff)將暗潮洶湧的內部張力,作最清晰而明確的呈現,高度反差的對比將架構突顯出來。第18號奏鳴曲則是作品31三首中有趣的對比,相較於前兩首強烈的陰暗色彩,第18號顯然靈巧而且充滿青春的躍動,處於人生黑暗期的貝多芬在此展現出光明的面向,席夫對於這首愉悅的曲子處理的異常緊密而熱切,乾淨俐落的技巧輕鬆駕馭了白熱化的終樂章。
第21號「華德斯坦」則是貝多芬中期最具突破性的鋼琴奏鳴曲,此時的貝多芬在精神上和技巧上都到達圓融,由於華德斯坦伯爵贈送貝多芬一台新式鋼琴,貝多芬積極想要測試它的性能,因此無論在合聲結構或是技巧上都更為複雜,音域與動態皆無比的寬廣而壯麗。樂評Jeremy Eichler甚至提到,透過「華德斯坦」在內涵上的深度探索與繁複技巧的結合,席夫成為一位真正的鋼琴家。另外在「華德斯坦」後還特別收錄的這首「可愛的行版」,原為「華德斯坦」的第二樂章,但因太長而被貝多芬換掉,聽眾不妨拿來作對照。
貝多芬在「華德斯坦」中,走出人生的困境,將鋼琴語法推向新的高峰;席夫在「華德斯坦」中,擺脫傳統沉重的包袱,給了貝多芬一個新的方向。

內容註

Piano sonata no. 16 in G major, op. 31 -1 -- Piano sonata no. 17 in D minor, op. 31-2 "The Tempest" -- Piano sonata no. 18 in E flat major, op. 31-3 : "The Hunt" -- Piano sonata no. 21 in C major, op. 53 : "Waldstein" -- Andante favori F major, woo 57 / Beethoven.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