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78
0
0
0

2010臺灣傳統音樂年年鑑

館藏資訊

摘自 國立臺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網站
臺灣當前出版的各類年鑑,依編輯架構暨內容,大致可區分為三個面向:機關年報類(如: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年報、國立臺灣博物館年報等)、綜合類年鑑(如:2006臺灣年鑑、臺北市年鑑2006等),暨專業年鑑類。就整體屬性看來,不論質與量,《2010臺灣傳統音樂年鑑》屬於專業年鑑類。
專業年鑑類依輯錄主題標的物特性,又可概分為有形標的物與無形標的物,前者如:《臺灣視覺藝術年鑑》、《公共藝術年鑑》,通常以圖片為主,條列年度各項產出,除了大事紀為必要外,為與產業鏈結合密切,通常附錄相關人名錄暨機關、團體名冊俾供便覽之需。後者如:《統計年鑑》、《中華民國科學技術年鑑》等,通常羅列相關比較圖、表,俾利閱覽者取得綜合性的比較分析結果。
臺灣目前已出版的專業年鑑中,2001開始編印的《臺灣文化資產保存年鑑》之內容收羅可稱最為完備,其成書後,對於政府施政、學術研究暨相關產業發展配合均卓有貢獻,《2010臺灣傳統音樂年鑑》希望依循文資年鑑的編輯體例,復參酌其他地區專輯式的音樂年鑑,如ICTM的“YEAR BOOK FOR TRADITIONAL MUSIC”(自2003年開始評選、輯錄各會員國於當年度所發表的重要論文),中正文化中心的《表演藝術年鑑》、暨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出版的《中國音樂年鑑》(由音樂年鑑期刊中擇錄重要論文並由音樂研究所研究人員撰寫專文)等,而編纂出一部無論在反映臺灣民間音樂現況,或是對未來之發展提供指導作用等各方面,皆具權威性之音樂年鑑。
由於《2010臺灣傳統音樂年鑑》所記錄、分析的對象,皆屬於表演藝術的範疇,加上臺灣文化傳統所具有的多元文化並置現況(已於上一節〈背景分析〉中詳述),本音樂年鑑在內容架構與編輯凡例的設計上,雖參考上述各類年鑑之編輯體例,但亦審視臺灣民間音樂文化的現況,幾經琢磨後,訂定出本年鑑的基本規模,並於本計畫書中初步呈現。
一、內容架構
(ㄧ)章節架構
(二)內容說明
1. 第一部分「編輯理念與體例說明」
《2010臺灣傳統音樂年鑑》的編輯理念,諸如分類方法、編及凡例與章節架構的設計,都將於此一部分呈現。
2. 第二部分「年度活動觀察與評介」
第二部分是整部文件的內容精華所在,由各領域的專家學者負責調查與撰文的工作,並將於每次的編委會(由上述各領域的專家所共同組成)中,共同討論工作進度與內容,以求達到論述上完整性與深度。
「年度活動觀察與評介」一部分的章節設計,乃是從本年鑑的族群分類方式出發(參考〈背景分析〉一節),進而發展出「福佬音樂篇」、「客家音樂篇」、「原住民音樂篇」、「宗教音樂篇」等四個論述主體,此四章所呈現的內容,基本上是以2010年1月1日到12月31日為資料蒐集範圍,而後依發生時間先後為序,分門別類地系統化輯錄、編纂相關活動資訊及內容,務求以學術的角度建構出臺灣民間音樂的體系,並客觀呈現臺灣民間音樂之樂史、樂人、樂種的年度活動概況。
本部分的第一章至第四章,分別觀察、記錄並評介臺灣民間音樂的不同面向,所呈現的內容則囊括展演活動、研究與出版、傳習活動、推廣教育、文化政策等不同主題,以下概要說明此六大主題的論述重點。
(1)展演活動:個人或團體的介紹/活動紀錄/時間/地點/觀察與評界(2)研究與出版:研究者或作者簡介/研究或出版品摘要/發表或出版時間/學術單位或出版機構/觀察與評界(3)傳習活動:主辦單位介紹/活動紀錄/時間/地點/觀察與評界(4)推廣教育:主辦單位介紹/活動紀錄/時間/地點/觀察與評界(5)國際交流:個人或團體的介紹/活動紀錄/時間/地點/觀察與評界(6)文化政策:發布機構/發布時間/政策內容/實施現況/實施效益評介
3. 第三部分「年度重要事件」
各領域影響深遠並需持續關切與追蹤之重要事件。
4. 第四部分「年度回顧專文」
「年度回顧專文」的部分,主要是針對前領域的觀察與評介成果,進一步做綜覽式的評論,並提出具宏觀性與前瞻性的建議。
5. 第五部份「年度活動影像精選」
有鑑於音樂年鑑最終所記載、論述的內容仍是可聽的「音樂」,以文字為載體的書寫方式並不足以清楚地描述以音樂為主體的各項活動;兼之本年鑑的製作乃是以電子書及網站為主,此兩項媒體均適合呈現「影像」及「聲音」。因此在第四部份乃是由各個領域編輯委員透過田野調查所取得的活動影像紀錄,從中挑選重要且品質良好之影像,做為補充音樂年鑑之重要資料。
6. 索引:人名索引.團體索引.作品索引
本文鑑的索引部分,將分別以「人名」、「團體」與「作品」三個主題來編列,以落實其作為學術研究工具書的實用性與方便性。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