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295
0
0
0

馬友友30周年錄音全記錄, V. 47紐約‧紐約

館藏資訊

摘自 音樂時代-唱片購買指南 : 傾聽馬友友的巴爾托克中提琴協奏曲第二樂章,不由得出神。那細如游絲的脈脈琴音,美的無以復加只是表面,她對音樂詮釋自在成熟和完全掌握,令人對馬友友的技藝由衷的景仰讚嘆。巴爾托克的中提琴協奏曲是作家著名的「天鵝之歌」。出身茱麗亞音樂學院作曲系布蘭特想,如果有一種特級小提琴,音域從小提琴跨到低音提琴,不知效果如何?樂器製作家哈契便製造了這麼一組奇怪的「小提琴」,使其音色可以完完全全的連結,而不是三種不同樂器。馬友友發現其中的「中音小提琴」可以演奏中提琴音域,而且演奏姿勢與大提琴相同,便用這種奇特的怪樂器演奏了這段中提琴協奏曲。沒有鼻音的中提琴風味確實點奇怪,音色生嫩,音域又低,有點閹人唱者的錯覺。在馬友友的演奏下,顯得理所當然,而且高音慢板輕鬆開放,倒是頗有說服力。(楊忠衡)
摘自 博客來音樂館 網站 : 為慶祝馬友友與Sony Classical唱片合作30年,從首張專輯【聖桑:動物狂歡節】,到2008年眾星雲集的【馬友友與友人的音樂禮讚-歡樂頌】,錄音生涯所有專輯,全數蒐羅。諸多馬友友早期得獎絕版專輯,重新面市。
每一盒尊容套裝,皆附有一紙由SONY MUSIC ARCHIVE總裁所簽署認證的專屬生產序號卡,確認每一位收藏者,確實為擁有全球限量7500套的專屬貴賓。
內附312頁精裝本解說冊內含150張彩色&黑白珍稀照片,以及由樂評家Richard Dyer 撰寫的專文介紹。 專輯使用Sony (DSD) 數位技術重新re-mastering封面全數採用原始封面,精緻收藏外盒、天鵝絨內裡襯,高質感傳世典藏。此外,獨家附贈量身特製的專屬CD隨手隔板,讓你方便標記個人收聽專輯之序號。
兩張Bonus CD錄音曲目首度問世!
CD1. 『藝伎回憶錄』電影配樂組曲:
配樂作曲大師約翰‧威廉士為馬友友重新譜寫六首奧斯卡最佳電影配樂提名的『藝伎回憶錄』組曲,2008年馬友友與芝加哥管弦樂團錄製而成,首度發行。
CD2. 特別收錄馬友友於美國總統歐巴馬就職典禮上演奏「Air and Simple Gifts」:
當代配樂作曲大師約翰‧威廉士改編美國作曲家柯普蘭(Aaron Copland)作品「阿帕拉契山」主題旋律而成的四重奏,與小提琴家帕爾曼(Itzhak Perlman)、鋼琴家蒙特羅(Gabriela Montero)以及豎笛家麥克吉爾(Anthony McGill) 共同演出。
紐約‧紐約
馬友友在西方數百年來的古典音樂和無拘的現代音樂之間,隨樂變化,身無滯礙,而樂如流水,一位讓卡爾薩斯和羅斯托波維奇等前輩都深愛許為繼承人的當代大師,用大提琴歌唱,以情動人。他的演奏充滿了知性、感性,卻不時與未知的冒險挑戰,將享受與趣味造成每一動人的音符,憑著一顆溫暖、親切的心將大提琴三百年來的音樂,藉著生命與喜悅,灌注在那把已有兩百五十年的古琴,再度閃耀光輝。
馬友友讓整張專輯洋溢著紐約曼哈頓現代流行的動感,大提琴也不像演奏巴赫音樂般的嚴肅,使得這些樂曲聽來格外生動迷人。當然,這張以紐約為現場主角的專輯,讓我們感受千變萬化的紐約風情。巴爾托克在紐約寫下古中提琴協奏曲;布勞克的希伯來狂響曲在紐約首演獲得好評;作曲家史帝芬.亞伯特和指揮大衛.金曼同時出生於紐約;而整張專輯的靈魂人物馬友友更在此度過一段成長的歲月,「紐約.紐約」魅力無限!

內容註

Concerto for violoncello and orchestra / Stephen Albert (33:00) -- Concerto for viola and orchestra (op. posth.) / Béla Bartók (23:00) -- Schelomo : Hebraic rhapsody for cello and orchestra / Ernest Bloch (23:29).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