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309
0
0
0

電影之夜2011年溫布尼音樂會藍光版

館藏資訊

摘自 博客來DVD館網站
這場在柏林舉行溫布尼音樂會的場地,是全歐洲最理想的戶外露天劇場之一,不但是柏林愛樂夏季音樂會的大本營,也是古典樂迷一年一度的重大盛宴,每年總能吸引兩萬名以上的聽眾前往現場聆聽。2011年8月,在熱情奔放的著名指揮家夏伊(Riccardo Chailly)率領之下,柏林愛樂演出了蕭士塔高維契、羅塔、雷史畢基等作曲家令人感到沸騰的精彩樂曲。這三位作曲家都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才華,那就是能創作出保證讓聽眾感到興奮的音樂。
這場音樂會以蕭士塔高維契的《寫給爵士樂團的第二號組曲》做為熱鬧精彩的序幕,音樂的主題旋律,則是蕭士塔高維契擷取自他在1950年以前,二十多年電影配樂生涯裡,曾經創作過的重要配樂主題。
羅塔:芭蕾組曲《大路》則是1954年義大利導演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執導的電影《大路》(La Strada)與作曲家羅塔的合作,他們倆在多年來默契十足的合作下,創作出大量而美妙的樂曲。費里尼曾說過:「如果要我指出誰是我在導演生涯之中最珍貴的合作對象,那我會毫不猶豫地直接回答,就是羅塔這個人,我們兩個人合作時的想法,簡直可以用『完全一致』來形容」。
雷史畢基交響詩「羅馬三部曲」長久以來受到聽眾的喜愛,其中很大一個原因,就是這些曲子展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戲劇性管弦樂配器。這場音樂會在這些重量級曲目結束後,再加入兩首作品的選段做為結尾:蕭士塔高維契歌劇《穆森斯克郡的馬克白夫人》(Lady Macbeth of Mtsensk)第三幕的一段間奏,以及雷史畢基最後一齣芭蕾舞劇《貝爾吉絲薩巴女王》(Belkis Regina De Saba)的〈葛瑞斯卡舞曲〉(Danza gueresca)。當然,安可曲還是每年溫布尼音樂會必定會出現的名曲:保羅.林克的《柏林氣息》(Berliner Luft)。
徐鵬博 文
這場在柏林舉行溫布尼音樂會的場地,是全歐洲最理想的戶外露天劇場之一,不但是柏林愛樂夏季音樂會的大本營,也是古典樂迷一年一度的重大盛宴,受到熱烈歡迎,據估計每年總能吸引兩萬名以上的聽眾前往現場聆聽。2011年8月,在熱情奔放的著名指揮家夏伊(Riccardo Chailly)率領之下,柏林愛樂演出了蕭士塔高維契、羅塔、雷史畢基等作曲家令人感到沸騰的精彩樂曲。這三位作曲家都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才華,那就是能創作出保證讓聽眾感到興奮的音樂;當然他們三個人彼此的作曲風格是大異其趣,不過他們每一個人都擁有充份展示音色變化的精湛能力。
這場音樂會以蕭士塔高維契的《寫給爵士樂團的第二號組曲》(Suite No.2 for Jazz Orchestra)開場(這首曲子有時候也被稱為《為混編樂團所做的組曲》)而混編樂團即是指管弦樂團裡也有爵士樂器的編制。這段熱鬧精彩的序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好幾段音樂拼湊在一起的作品,而這些音樂的主題旋律,則是蕭士塔高維契擷取自他在1950年以前二十多年電影配樂生涯裡,曾經創作過的重要配樂主題。雖然說這首曲子聽來相當明快,而且充滿慧黠的段落,不過實際上蕭士塔高維契在創作時,幾乎沒有受到任何爵士樂的影響。更精確地說,這首曲子所呈現的,是更類似於距離它將近一個世紀之遠的,史特勞斯家族作品裡輕鬆歡愉的氣氛。不過畢竟蕭士塔高維契的音樂是較為戲劇性的,且身處在相當嚴肅的前蘇維埃政權底下,因此《寫給爵士樂團的第二號組曲》和所謂的維也納氛圍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這套組曲其中的〈進行曲〉(March)與〈終曲〉(Finale)是蕭士塔高維契在1940年代初期為短篇喜劇電影《科爾辛基娜的冒險(一張到第五區的入場券)》(The Adventures of Korzinkina)而寫的曲子,而這部電影的場景是在一個火車站,內容講述一位年輕女性收票員的故事。〈第一號組曲〉(Dance No. 1)則是蕭士塔高維契為1955年的電影《牛蠅》(The Gadfly)所寫的配樂,這是一個關於信念、理想幻滅、革命、浪漫又帶有點英雄主義的電影,故事背景是1840年代的北義大利,當時正努力擺脫奧國統治枷鎖的時刻。〈第二號圓舞曲〉(Waltz No. 2)則是改編自電影《第一梯隊》(The First Echelon)配樂,這部1956年的電影,是一部關於年輕的開拓者在荒野中辛勤工作的故事;夏伊曾經灌錄過這首作品,被收錄在導演庫貝力克於1999年的電影《大開眼戒》(Eyes Wide Shut,由湯姆克魯斯以及妮可基嫚演出)的原聲帶當中。〈第二號舞曲〉(Dance No. 2)無疑來自於蕭士塔高維契1931年的芭蕾舞曲《閃電》(The Bolt),內容是一群年輕的共產主義黨員成功地揭發一項由懶惰的工人與反蘇維埃政府的牧師發起,意欲破壞工廠設備的陰謀。這段音樂在使用於《寫給爵士樂團的第二號組曲》之前,蕭士塔高維契就已經把它用在1935年的電影《清澈的溪流》(The Limpid Stream)當中,而這部電影劇本的背景則是在暗諷蘇維埃南部庫班河沿岸農作收割時的天真場景。
電影產業興起之際,電影導演便有許多和作曲家合作的機會。這種類型的合作最早可以回溯至1908年,當時的法國導演安德烈(Andre Calmettes)與查爾斯(Charles Le Bargy)委託作曲家聖桑為他們的新作《吉斯大公遇刺記》(L’Assassinat du Duc de Guise)譜寫音樂。另一個擁有高度藝術成就的組合,則是俄羅斯導演艾森斯坦(Sergey Eisenstein)與作曲家普羅高菲夫,不過作品嚴格說來並不多。反觀義大利導演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與作曲家羅塔的組合,在多年來默契十足且穩定的合作之下,創作出大量而美妙的樂曲。費里尼曾經說過:「如果要我指出誰是我在導演生涯之中最珍貴的合作對象,那我會毫不猶豫地直接回答,就是羅塔這個人,我們兩個人合作時的想法,簡直可以用『完全一致』來形容」。
羅塔出生於米蘭,幼年即以神童之姿聞名樂壇,他在15歲之前就已經出版樂譜了,而他的老師包括著名的作曲家卡賽拉(Alfredo Casella)與指揮家萊納(Fritz Reiner)。幾乎每個和羅塔接觸過的人,都會為他罕見的敏銳洞察力與直覺感到驚艷。費里尼曾經這麼說:「無論什麼時候,只要和羅塔一起共事,壓力就會瞬間消逝,四周立刻轉變為如節慶一般的氛圍;他讓電影出現一種歡樂的、明亮的、難以置信的美妙時刻,彷彿為電影注入全新的生命。」這種令人欽羨的天真氣質,讓羅塔成為費里尼理想中的合作夥伴。1954年費里尼執導的電影《大路》(La Strada),由羅塔的音樂精準地描寫,並且強調天真的潔蘇蜜娜(Gelsomina,由費里尼的妻子瑪西娜飾演)與粗魯的桑巴諾(Zampano,由安東尼昆飾演)兩人之間沒有什麼希望與未來的關係。讓人印象深刻且留戀的主題曲《走在孤單的路上》(Travelling Down a Lonely Road)在電影裡的首次出現,是由瘋子(由理查貝斯哈特飾演)拉奏小尺寸小提琴時的旋律,後來潔蘇蜜娜在學會小號之後,也吹奏過這段旋律。
年輕的雷史畢基一開始是在聖彼得堡的俄羅斯皇家劇院管弦樂團裡擔任中提琴手,當他待在俄國的時候,曾經向林姆斯基-高沙可夫學習作曲。林姆斯基-高沙可夫是俄羅斯的管弦樂配器大師,而他作曲的方式影響了他的學生們,諸如葛拉祖諾夫、普羅高菲夫與史特拉汶斯基──更不用說是雷史畢基了──,他們每一位都展現了幾乎是毫無缺點的管弦樂音色變化控制能力。雷史畢基交響詩「羅馬三部曲」長久以來受到聽眾的喜愛,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這曲子展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戲劇性管弦樂配器。其中配器相當豐富多變的《羅馬之泉》(Fountains of Rome),四個段落描繪出著名的四個羅馬噴泉,在一天中,白天與晚上,不同時段裡的景緻:〈黎明時分朱利亞峽谷街的噴泉〉(Fountain of Valle Giulia at Dawn)、〈早晨的三海神噴泉〉(Triton Fountain in the Morning)、〈正午的德維雷噴泉〉(Fountain of Trevi at Noon)、〈傍晚時分梅迪契別墅的噴泉〉(Villa Medici Fontain at Sunset)。
《羅馬之松》(Pines of Rome)則需要由龐大的管弦樂團來演出:光是銅管部分就需要四把法國號、四把伸縮長號、六把布契納(Buccine,古羅馬時代的長號,現代多以粗管短號取代),還有一把在舞台下的長號。這套樂曲的四個段落分別為:〈鮑格才別墅的松樹〉(The Pines of the Villa Borghese,喧囂的孩童與士兵一同嬉戲)、〈地下墓地附近的松樹〉(The Pines near a Catacomb,平原上莊嚴的送葬曲)、〈加尼科勒之松樹〉(The Pines of the Janiculum,神殿附近的夜曲,有真正的夜鶯參與演出)、〈亞壁古道的松樹〉(The Pines of the Appian Way,有霧的清晨與逐漸接近的古羅馬軍團)。在最後一個部分,雷史畢基想要營造出羅馬軍隊步步逼近時,地面呈現震顫的錯覺,因此他在這段音樂裡加入了管風琴演出。
這場音樂會在這些重量級曲目結束後,再加入兩首作品的選段做為結尾:蕭士塔高維契歌劇《穆森斯克郡的馬克白夫人》(Lady Macbeth of Mtsensk)第三幕的一段間奏,以及雷史畢基最後一齣芭蕾舞劇《貝爾吉絲薩巴女王》(Belkis Regina De Saba)的〈葛瑞斯卡舞曲〉(Danza gueresca)。當然,安可曲還是每年溫布尼音樂會必定會出現的名曲:保羅.林克的《柏林氣息》(Berliner Luft)。
指揮家夏伊(Riccardo Chailly)
夏伊是義大利的指揮家,出生於音樂世家,他跟著父親學習作曲,並追隨費拉拉(Franco Ferrara)學習指揮。20歲時,夏伊成為指揮家阿巴多(Claudio Abbado)在米蘭歌劇院的助理指揮,1978年首度上台指揮歌劇,之後獲得高度關注,隨即於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大都會歌劇院、皇家歌劇院、薩爾茲堡藝術節等地指揮演出;而在歌劇指揮上獲得成功之後,夏伊也開始指揮交響樂作品,先後擔任過柏林交響樂團、倫敦愛樂樂團等知名樂團的首席指揮。1998年至2004年間,夏伊擔任阿姆斯特丹皇家大會堂管弦樂團的首席指揮,他在那裡擴充了交響曲的演出經驗,尤其是在布魯克納與馬勒的交響曲方面,他在那幾年的耕耘,成為歐洲重要的馬勒與布魯克納交響曲詮釋者之一。另外,他在二十世紀音樂與當代音樂上的推廣也不遺餘力。2005年8月,他成為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的首席指揮,預計將會擔任至2015年為止。
夏伊的錄音主要在Decca發行,包括布拉姆斯、馬勒、布魯克納交響曲全集,相當獲得好評;此外,他在史特拉汶斯基、瓦瑞斯、亨德密特等人的作品錄音也有相當不凡的成績。而在夏伊開始指揮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之後,近年灌錄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與巴哈的重要管弦樂作品集,也是樂壇的焦點話題。

內容註

Suite no. 2 for jazz orchestra : suite for variety orchestra / Dmitry Shostakovich (26:40) -- La strada. Ballet suite / Nino Rota (24:05) -- Fountains of Rome (17:17) ; Pines of Rome (24:07) / Ottorino Respighi -- Lady Macbeth of Mtsensk. Suite. III, Allegretto / Dmitry Shostakovich (2:46) -- Belkis, regina di Saba. Danza gueresca / Ottorino Respighi (3:31) -- Berliner Luft / Paul Lincke (4:35).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