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519
0
0
0

Bartok Complete Edition, Disc 8 - 為弦樂、打擊樂與鋼片琴而寫的音樂

館藏資訊

摘自 香港電台第四台於一九九六年九月出版之《音樂教室》 網站
巴爾托克「弦樂器、打擊樂器與鋼片琴音樂」 / 陳錦標
匈牙利作曲家巴爾托克的「弦樂器、打擊樂器與鋼片琴音樂」是於1936年應瑞士巴素室樂團委約創作。樂器編制為雙弦樂隊、鋼片琴、豎琴、鋼琴、定音鼓、軍鼓、大鑼、低音鼓、鈸及木琴,這個獨特的樂器選配在當時來說可算是頗具創意的。從標題中可以想像出鋼片琴 (celesta) 應該是當時較為時髦的樂器,否則巴爾托克不會刻意引述它,而且除了在極少樂段外鋼片琴絕少以主角的身份出現,並在大部份時間內沒有被應用。其實在弦樂為主基礎上豎琴與鋼琴反而有較高的曝光率。雖然其他敲擊樂器基本上只賦予了點綴性的角色,但巴爾托克在音色的創意上向前走了一大步。他甚至在樂譜上提供了明確的樂器擺放位置,在混合不同聲響時在方向感上有週詳的考慮。但這首作品最成功之處著在於其高度統一的曲式組織和嚴謹精細的對位佈局上。全曲雖然分為四個樂章,但全都建基於首樂章起首的主題上,在反覆應用、變奏和發展這單一萌芽樂思的過程中可以隱約找到貝多芬老練手工的影子。在每一新變異種各有其獨立新生命的同時,全曲給人一種極度統一、樂思連貫的感覺。
樂曲的中心為A音:第一樂章的主音為A;第二樂章為比A高小三度的C;第三樂章為低小三度的升F;而第四樂章回到原來的A,首尾兩樂章的高潮即座落在降E,這使各樂章的主音都以小三度音程在結構上連貫起來。而小三度也是全曲首四小節主題中常用的音程,當中A、C和降E更在節拍位置、句法、曲線軸心上較為重要。
這個高度半音化的主題在多方面都表露了巴爾托克的刻己節制:首先,音程只有小二度、大二度和小三度 (增二度) 三種;節奏只有兩種 - 四分音符與八分音符;旋律方向性必然是先上後落的拱型;音域的活動空間也只有介乎A到E之間的純五度。
整個第一樂章「平靜的行板」以弦樂重疊的對位線條編織出一幅隱悔神秘的圖畫。中提琴首先帶出上述主題,其後餘下的各弦樂聲部以賦格形式 (或卡農手法) 輪流奏出移調的主題。移調的方式是以A音為軸心向上下兩極不斷擴張音域,使每一新進入的聲部都以純五度的關係與既有的織體重疊起來。這個寫作手法雖然較為機械化,但巴爾托克卻能在這個非常複雜的半音化對位織體中帶出妙趣的和聲音響。樂章的高潮出現在第56小節,並在引入幾個下行滑音效果後便很快平復下來。在第78至81小節間音色上來了一個很大的轉變:既出現了第四小提琴在低音域奏出的再現主題和第一小提琴的高音域旋律 - 主題倒影對位,也有鋼片琴急速的裝飾音織體和其他弦樂的顫音 (tremolo),整體效果異常吸引。最後七小節的尾聲中有對相互倒影反照的線條用拱型方向勾劃A音以結束全樂章。
第二樂章是以奏鳴曲式寫成的活潑緊湊的快板,當中有兩個主題和一系列源自先前樂思的素材。舞台上兩邊對望的雙弦樂隊在這樂章中堅持了各自的獨立性,從而在聽覺上產生鮮明的立體聲效果。位於右邊的第二弦樂隊首先以撥奏法奏出第一主題的第一短句,立刻被位於左邊的第一弦樂隊以連弓拉奏法帶出第二短句,並由第二弦樂隊緊接奏出第三句 (這也是第二句的變形),第一弦樂隊隨即帶出另一個變形。在第三、四個變形分別由雙方奏出後鋼琴也帶出了一個新的短小樂思,並由雙弦樂隊的相互對答襯托著。第二主題在第69小節出現,這個以第一小提琴奏出的舞蹈性樂思的多個後半拍起拍音被第三小提琴與第二中提琴以半音差距撥奏點綴,這是一種由雙樂隊一拉一撥的合奏形式塑造的特殊音響效果。發展部的高潮 (第199小節) 除應用了巴爾托克化的擊板撥奏外,也引入複節拍 (polymetric) 手法,也是說在2/4節拍上出現了第二弦樂隊由五個八分音符為單位組成的頻現音型 (5/8節拍) 和第一弦樂隊的3/8輪廓。
第三樂章「慢板」應用了巴爾托克特別喜歡的拱型曲式:引子-A-B-C-D-C-B-A-尾奏。引子起首木琴的重複音片段在節奏上 - 由慢至快至慢 - 已經暗中勾劃了全樂章的曲式。A段中提琴帶出的主題有濃厚的匈牙利民歌骨架。B段以鋼片琴與小提琴高音域遙遠性的音色和其他樂器的滑音、顫音及震音進行音色的對比。C段主線為鋼琴、豎琴及鋼琴的微弱快速滾奏。爆發性的D段為曲式的中心也是樂章的高潮,但接下來的拱型後半部即異常濃縮簡潔,當中有鍵盤樂器琶音化的C段素材與B段的小提琴高音線條的同時出現,這種不完全對稱的手法使曲式的應用不致於太疆硬化。
快速熱烈的第四樂章應用了一種類似迴旋曲的格式:A (第1-25小節) - B (第26-43小節) - A (第44-51小節) - C (第52-82小節) - (第82-149小節) - D加B (第150-202小節) - E (第203-234小節) - A (第235小節後)。最為獨特之處是巴爾托克在A段的二拍子基礎上巧妙地引用了保加利亞民歌中常用的「2+3+3」節奏,使主旋律有靈活跳躍的神韻。巴爾托克曾訪遍巴爾幹半島土耳其少數民族的鄉村搜集南歐民間音樂素材,並對民歌的結構作了科學的分析,這對其音樂創作有頗大影響。這種以切分節奏「2-3-3」、「3-3-2」或「3-2-3」打破既有平均節拍的手法經常出現在他的音樂中。
摘自 佳佳唱片 網站
2016年為巴爾托克逝世70週年,本套裝全部音樂均由匈牙利本土的樂團和音樂家演奏。
「巴爾托克可以許多不同的面向來理解,你越深入探尋,就越能瞭解他是一位怎樣偉大的作曲家。他是上個世紀最偉大的作曲家嗎?或許是?但我會說,他是。」- 留聲機雜誌
巴爾托克(1881-1945)是最富盛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鋼琴家兼民族音樂家。在音樂史上的重要性不僅在於積極創作嚴肅作品,對於民間歌謠的蒐集也有極大的貢獻。曾從事旅行錄音,深入匈牙利與羅馬尼亞的鄉間錄下當地民歌。其創作便是根據這些民歌作為素材,具有樸實的旋律與粗獷的節奏。初期作品旋律簡單,配合不規則的律動與不和諧音,風格特殊。後期的作品則富含溫和的感情,有如心性純樸的農民。
巴爾托克六歲學鋼琴、九歲即能作曲,後來進入布達佩斯皇家音樂院,二十六歲回母校任教。課餘他也從事旅行錄音,除了國內,他甚至還前往北非錄下阿拉伯人的音樂,先後收集了五千多首。
五十三歲時由於納粹的壓迫,巴爾托克向外逃亡,五十九歲遠赴美國舉行作品演奏會,並在哥倫比亞大學任作曲教授。他的作品以鄉土音樂為題材,具有極高的原創性。作品中以《為弦樂器、打擊樂器與鋼片琴而作》、《管弦協奏曲》、《滿州大人》最常被演奏,而他為青年學子所作的《小宇宙》鋼琴曲集,亦被認為是十分完善的練習曲。

內容註

CD 1 : Dance suite, Sz. 77 (Budapest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János Sándor, conductor) (17:51) ; Music for strings, percussion and celesta, Sz. 106 (Budapest Symphony Orchestra ; György Lehel, conductor) (29:52) ; Concerto for two pianos, percussion and orchestra, op. posth. Sz. 115 (Erzsébet Tusa, Ditta Bartók-Pásztory, pianos ; Ferenc Petz, József Marton, percussion ; Budapest Symphony Orchestra ; János Sándor, conductor) (26:50) / Bartok.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