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285
0
0
0

Bartok Complete Edition, Disc 9 - 鋼琴協奏曲

館藏資訊

摘自 http://www.e-classical.com.tw/lifetime/flash_content.cfm?artid=1759 網站
匈牙利作曲家巴爾托克(Bela Bartok, 1881~1945)出生於西元1881年的匈牙利,當時巴爾托克成長的環境落後、經濟貧乏,由於天生體弱多病,使得巴爾托克不太喜歡出門,因此讓人覺得他很拘謹和沈默。巴爾托克的父親在他九歲時就過世了,小巴爾托克於是跟隨母親生活,巴爾托克的母親,是一位技巧紮實的業餘鋼琴家兼音樂教師,巴爾托克就是透過母親的教導接觸音樂。
十九世紀末的匈牙利受到奧匈帝國的統治,音樂相對的也受到影響,巴爾托克卻執著於復興匈牙利民族音樂的理想。年輕的巴爾托克即決定擺脫奧匈地區的音樂風格,所以即使順利通過維也納音樂院的入學考試,他還是放棄了入學機會,選擇就讀布達佩斯當地的音樂院。當他進入布達佩斯音樂院後,遇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也就是相當知名的國民樂派作曲家柯大宜(Zoltan Kodaly,1882~1967)。兩人對音樂的理念不謀而合,於是在西元1905年開始,便踏上匈牙利的民謠採集之旅,巴爾托克和柯大宜的默默耕耘,為匈牙利的音樂教育種下了希望的種子。
巴爾托克在「第二號鋼琴協奏曲」中運用了大量的匈牙利民族音樂,濃厚的民族性、強烈的切分音節奏,加上尖銳的不和諧音,反映出他對民族音樂的熱忱,可以說是巴爾托克最特殊的音樂風格。第三樂章中明顯地把鋼琴當做敲擊樂器使用,尤其在許多和弦的彈奏上,演奏家氣勢凌厲地敲擊琴鍵,表現出匈牙利豪邁的民族性。
巴爾托克的創作風格,受到俄國音樂大師史特拉汶斯基(Igor Stravinsky, 1882~1971)影響深刻,音樂的結構也日漸複雜,藉由作品陸續在國際間出版,巴爾托克也漸漸獲得一些國際名聲,並且受邀到全歐洲演出,為了演出的需要,巴爾托克接連創作了許多作品,例如相當著名的「舞蹈組曲」(Dance Suite)等。
「第一號鋼琴協奏曲」也是這個時期的作品,巴爾托克利用鋼琴的共鳴原理,讓鋼琴曲發出如同打擊樂般響亮的聲音,也因為這樣,「第一號鋼琴協奏曲」表現出很強的節奏感,像是一刻也安靜不下來。 巴爾托克晚年所寫的「第三號鋼琴協奏曲」,是一首旋律非常優美的作品,流露出對妻子帕茲托芮(Ditta Pasztory, 1903~1982)細膩溫柔的情感。巴爾托克的音樂風格,也因為年齡的增長而改變,呈現出如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一般柔和與優美的音樂線條。
起初,巴爾托克將「第三號鋼琴協奏曲」寫成「雙鋼琴協奏曲」,是一首為了和妻子同台演出而寫的曲目,但是當他發覺健康狀況,已無法勝任二重奏的演出後,便將作品改成由一台鋼琴演奏,並且在過世前獻給愛妻,以表達對妻子堅定不渝的愛情。
「第三號鋼琴協奏曲」是巴爾托克四十五歲時所寫的樂曲,祖國匈牙利被納粹所佔領後,他便移居美國,並且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榮譽音樂博士學位,致力於大學內研究民族音樂的教職於1924年。但是好景不常,大學的教職中斷了,巴爾托克的生活立刻發生巨變,健康狀況也因年老開始走下坡,經濟和健康的狀況皆極度惡劣,生活極為困頓,但是巴爾托克卻從不向惡劣的環境低頭,也從來不放棄音樂創作的理想。此曲於美國首演時,立刻造成轟動,當時的樂評家寫到:「這是一首以傳統手法寫成的三樂章鋼琴協奏曲,曲式組織嚴密,結構正規,樂風充滿了信心。雖然作曲時受到癌症所苦,但全曲的精神與氣勢卻毫無枯竭的意味。最感人的是慢板的第二樂章,音樂沉著平靜,音樂表現出將受到病痛煎熬的精神昇華,以及充滿對即將永別的愛妻的摯情。」
由於巴爾托克長時間與質樸的農民相處,讓他厭惡社會的虛偽,和「浪漫主義」(Romanticism)的矯飾造作。也因此,巴爾托克的音樂總散發出一種親近自然的風格,在「第三號鋼琴協奏曲」的第一樂章中,巴爾托克用木管模仿著森林中杜鵑的鳴叫聲,鋼琴則營造出黑夜森林的情境。巴爾托克曾經說過:「純而不雜的音樂,是一股豐沛之泉,從『民間音樂』,我們可以學會『簡潔的表達』,我們應該捨棄不必要的旁枝末節、用更精簡的方式,表達我們想傳達的訊息。」「第三號鋼琴協奏曲」的第三樂章是一首充滿活力的樂章,曲中融合了匈牙利的舞曲,和快速的輪旋曲調,熱鬧的就像是農人們豐收後跳舞的樣子。年老的巴爾托克甚至在此樂章中,運用了巴洛克時期風行的〝賦格〞(Fuga)的手法,讓旋律重疊的出現,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巴爾托克反璞歸真的一面。
除了推動復興「民族主義」,巴爾托克也以更包容的心來面對各種不同的民間音樂,除了匈牙利本地的民謠,更採集了包括斯拉夫民族、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甚至土耳其、阿拉伯民族的音樂,從這些豐富、充滿活力的音樂資源中,也給了巴爾托克源源不絕的創作靈感。
音樂史上的偉大作曲家,通常都是經歷了許多人生中的磨鍊和考驗,才能創作出如此感動人心的音樂。晚年的巴爾托克雖然過得很辛苦,但是擇善固執的個性和堅強的毅力,造就了他在二十世紀末無人可替代的音樂地位。巴爾托克天生善良的個性得到了「農夫音樂家」稱號,外型瘦小的他在音樂之路上,卻是個永不妥協的巨人,可以說是十九、二十世紀最偉大的音樂家與教育家之一。
摘自 佳佳唱片 網站
2016年為巴托克逝世70週年,本套裝全部音樂均由匈牙利本土的樂團和音樂家演奏。
「巴托克可以許多不同的面向來理解,你越深入探尋,就越能瞭解他是一位怎樣偉大的作曲家。他是上個世紀最偉大的作曲家嗎?或許是?但我會說,他是。」- 留聲機雜誌
巴托克(1881-1945)是最富盛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鋼琴家兼民族音樂家。在音樂史上的重要性不僅在於積極創作嚴肅作品,對於民間歌謠的蒐集也有極大的貢獻。曾從事旅行錄音,深入匈牙利與羅馬尼亞的鄉間錄下當地民歌。其創作便是根據這些民歌作為素材,具有樸實的旋律與粗獷的節奏。初期作品旋律簡單,配合不規則的律動與不和諧音,風格特殊。後期的作品則富含溫和的感情,有如心性純樸的農民。
巴托克六歲學鋼琴、九歲即能作曲,後來進入布達佩斯皇家音樂院,二十六歲回母校任教。課餘他也從事旅行錄音,除了國內,他甚至還前往北非錄下阿拉伯人的音樂,先後收集了五千多首。
五十三歲時由於納粹的壓迫,巴托克向外逃亡,五十九歲遠赴美國舉行作品演奏會,並在哥倫比亞大學任作曲教授。他的作品以鄉土音樂為題材,具有極高的原創性。作品中以《為弦樂器、打擊樂器與鋼片琴而作》、《管弦協奏曲》、《滿州大人》最常被演奏,而他為青年學子所作的《小宇宙》鋼琴曲集,亦被認為是十分完善的練習曲。

內容註

CD 2 : Piano concerto no. 1, Sz. 83 (22:16) ; Piano concerto no. 2, Sz. 95 (28:52) (Zoltán Kocsis, piano ; Budapest Symphony Orchestra ; György Lehel, conductor) ; Piano concerto no. 3, Sz. 119 (Dezső Ránki, piano ; Hungarian State Orchestra ; János Ferencsik, conductor) (23:15) / Bartok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