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551
0
0
0

Bartok Complete Edition, Disc 11 - 中提琴協奏曲

館藏資訊

摘自 http://www.e-classical.com.tw/lifetime/flash_content.cfm?artid=2739 網站
一位創作者生前無法完成的作品,只能成為歷史中一個殘缺的美?或仍有機會讓它完整重現?
西班牙建築師高第(Antoni Gaudi i Cornet, 1852~1926),留下未完成的遺作「聖家堂」,在他過世後,這個偉大的建築工程繼續進行著…1923年,義大利作曲家普契尼(Giacomo Puccini, 1858~1924)還來不及寫完歌劇「杜蘭朵公主」,便因喉癌過世,由他的學生弗朗哥‧阿法諾(Franco Alfano, 1876~1954)繼續代為完成…類似的情形,也發生在匈牙利作曲家巴爾托克(Bela Bartok, 1881~1945)身上。
巴爾托克一生熱愛祖國匈牙利,但在二次大戰期間,匈牙利政府為自保,逐步向當時的德國納粹靠攏,巴爾托克無法認同這樣的政治理念,於是在1940年痛下決心離開匈牙利,逃亡至陌生的國度─美國紐約。人生最後的四年歲月中,巴爾托克與妻子在紐約過著貧困的生活;後來由於一些音樂家朋友們的幫助,他開始接受作曲委託,厄運才終告結束,並獲得遲來的掌聲。
1943年,在指揮家庫塞維玆基(Sergei Koussevitzky, 1874~1951)的委託下,巴爾托克寫出於美國創作的第一部作品「管弦樂協奏曲」,1944年,小提琴家曼紐因(Yehudi Menuhin, 1916~1999)也委託他寫作出「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到了1945年,則有中提琴大師威廉‧普林羅斯(William Primrose, 1903~1982)委託他創作一首「中提琴協奏曲」。
巴爾托克在完成這首作品的中提琴獨奏部分後,曾寫信給普林羅斯說:「剩下的管弦樂配器法,只是機械性的工作;如果沒有別的意外,預計在五、六週之後,就可以交出總譜」。然而,不幸的「意外」卻發生了,巴爾托克因不敵血癌的摧殘,客死異鄉美國,留下「中提琴協奏曲」雜亂的草稿,以及僅剩十七小節尚未完成的「第三號鋼琴協奏曲」。
巴爾托克過世一年後,在其親人的委託下,「中提琴協奏曲」由巴爾托克的學生狄波爾‧謝爾利(Tibor Serly, 1901~1978),根據留下的樂譜草稿,繼續補寫完成,並且於1949年進行首演,當時擔任中提琴獨奏的普林羅斯(William Primrose, 1904~1982)表示:「這首協奏曲完美得沒有半點瑕疵,所有的興奮、悲痛與深刻的情感,都在這首曲子裡融為一體」;擔任指揮的杜拉第(Antal Dorati, 1906~1988)也說:「這部作品有如光彩奪目的鑽石,它堅實的內容以及清新的風格,正是巴爾托克個人的最佳寫照」。
巴爾托克的「中提琴協奏曲」被視為二十世紀中提琴作品的傑作,與白遼士(Louis Hector Berlioz, 1803~1869)的「哈洛德在義大利」、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的「為豎笛(或中提琴)所寫的奏鳴曲」、華爾頓(William Walton, 1902~1983)的「中提琴協奏曲」並稱為「四大中提琴名曲」。
整部作品三個樂章採不間斷演奏,音樂中可聽見中提琴的跳弓、斷奏等技巧,表現出華麗躍動的民族舞曲風格。
【第一樂章】
中板,奏鳴曲式,音樂聽來簡潔純淨,但始終帶有悲痛嚴酷的氣氛。一開頭由中提琴奏出主題,像是一段沉重的告白,還伴隨著大提琴與低音提琴的撥奏。中提琴由於音域的關係,曾被視為「高不成低不就」的樂器,也可說是從二十世紀之後才開始擔任獨奏角色,而在第一樂章中,許多琶音、複音、快速音群、急速下行音階等高難度的演奏,除了能欣賞到中提琴略帶鼻音的獨特音質,也給予中提琴手極大的發揮空間。除此之外,音樂中還帶有些許二十世紀現代音樂、印象樂派的味道。
【第二樂章】
虔誠的慢板,三段式。中提琴歌唱出像禱告般的優美主題,具有宗教般的冥想氣氛,宛如晚年臥病在床的巴爾托克,預見生命即將走至盡頭時,內心的感觸。不過,到了樂章的中間段落,在弦樂器的顫音與管樂器的陪襯下,中提琴短暫而熱情地奔馳著,但很快又回到冥想風格的主題;結尾轉為稍快板,打擊樂與銅管宣示般地演奏,主奏中提琴則展現雙音技巧,最後直接進入第三樂章。
【第三樂章】
活潑的快板,輪旋曲式。這是民族舞蹈律動感相當強烈的樂章,充滿活力的跳弓演奏,就像吉普賽的舞蹈一樣,活潑有力。音樂一開始,中提琴便用十六分音符的快速音群演奏出主題;樂曲中段速度稍微減慢,在管弦樂團的帶領下,出現另一段新的民謠律動旋律,雙簧管、長笛、中提琴陸續演奏出這段具有清新田園風格的新主題;最後回到原先速度,中提琴再度展現快速音群、複音、高低音之間來回演奏的高超技巧,最後爬升至最高音域而結束全曲。
先前,謝爾利已順利協助完成巴爾托克「第三號鋼琴協奏曲」最後十七小節的樂譜;但在進行「中提琴協奏曲」的編寫工作時,卻是面臨相當大的困難。巴爾托克當初的樂譜手稿凌亂不整、雜亂無章,訂正過的地方沒有刪除,五線譜的上、下皆寫得密密麻麻,和聲與裝飾音只用簡略記號代表,樂器的指示也不明確,光是判讀原稿,就已經十分艱難。謝爾利共費時四個月,盡量以合乎巴爾托克作曲原意的方式,才完成了樂曲的總譜。
作曲家未完成的創作,是否應該讓後繼者代筆完成?但該由誰來重新建構?代筆者是否能真正貼近原作者的創作理念,重現作品原貌?嚴格說來,這首由巴爾托克學生代筆完成的「中提琴協奏曲」,雖不是百分之百的原曲,有些人甚至將它視為問題音樂,但為音樂史與中提琴音樂領域留下經典代表作,謝爾利確實功不可沒!
摘自 佳佳唱片 網站
2016年為巴托克逝世70週年,本套裝全部音樂均由匈牙利本土的樂團和音樂家演奏。
「巴托克可以許多不同的面向來理解,你越深入探尋,就越能瞭解他是一位怎樣偉大的作曲家。他是上個世紀最偉大的作曲家嗎?或許是?但我會說,他是。」- 留聲機雜誌
巴托克(1881-1945)是最富盛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鋼琴家兼民族音樂家。在音樂史上的重要性不僅在於積極創作嚴肅作品,對於民間歌謠的蒐集也有極大的貢獻。曾從事旅行錄音,深入匈牙利與羅馬尼亞的鄉間錄下當地民歌。其創作便是根據這些民歌作為素材,具有樸實的旋律與粗獷的節奏。初期作品旋律簡單,配合不規則的律動與不和諧音,風格特殊。後期的作品則富含溫和的感情,有如心性純樸的農民。
巴托克六歲學鋼琴、九歲即能作曲,後來進入布達佩斯皇家音樂院,二十六歲回母校任教。課餘他也從事旅行錄音,除了國內,他甚至還前往北非錄下阿拉伯人的音樂,先後收集了五千多首。
五十三歲時由於納粹的壓迫,巴托克向外逃亡,五十九歲遠赴美國舉行作品演奏會,並在哥倫比亞大學任作曲教授。他的作品以鄉土音樂為題材,具有極高的原創性。作品中以《為弦樂器、打擊樂器與鋼片琴而作》、《管弦協奏曲》、《滿州大人》最常被演奏,而他為青年學子所作的《小宇宙》鋼琴曲集,亦被認為是十分完善的練習曲。

內容註

CD 4 : Violin concerto no. 1, Sz. 36 (Dénes Kovács, violin ; Budapest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András Kórodi, conductor) (19:39) -- Violin concerto no. 2, Sz. 112 (Dénes Kovács, violin ; Budpaest Symphony Orchestra ; Ervin Lukács, conductor) (35:26) -- Viola concerto, Sz. 120 (Géza Németh, viola ; Budapest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András Kórodi, conductor) (19:50) / Bartok.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