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145
1
0
0

普羅柯菲夫 第1, 2號小提琴協奏曲

館藏資訊

摘自 博客來音樂館 網站
留聲機雜誌2010年11月號「編輯嚴選盤Editor’s Choice」
2004年,小提琴家阿拉貝拉‧史坦巴赫爾在巴黎臨危受命代打上陣,在馬利納指揮法國廣播愛樂協奏之下完成舞台首演,表現令人驚艷,開始受到矚目。之後足跡踏遍歐美亞洲各大音樂廳,精湛的琴藝與廣泛的演奏曲目,名聲扶搖直上。2006年的紐約獨奏會,次年和芝加哥交響樂團的西貝流士協奏曲演出大獲好評,讓她成為新生代小提琴家中的佼佼者。1981年出生於慕尼黑,史坦巴赫爾的母親是日籍聲樂家,德籍父親則曾經是巴伐利亞國立歌劇院的首席練唱指導。她三歲開始學琴,九歲進入慕尼黑音樂院,成為名師Ana Chumachenko最年輕的學生,之後亦接受大師吉特利斯(Ivry Gitlis)的指導。
史坦巴赫爾目前使用1716年史特拉底瓦里名琴「Booth」,由日本音樂基金會提供,音色之美無須多言。
摘自 新芭網 網站
普羅科菲耶夫1891年4月23日生於俄羅斯松特索夫卡(Sontsovka),1953年3月5日在莫斯科與斯大林同一天病逝,距他的六十三歲生辰只有一個多月。他的第一小提琴協奏曲於1917年完成,1923年10月18日在巴黎歌劇院,由美籍俄羅斯指揮家庫謝維茨基(S. Koussevitzky,1874-1951)指揮巴黎歌劇院管弦樂團(Paris Opera Orchestra)首演,小提琴家達里歐(Marcel Darrieux)擔任獨奏。
普羅科菲耶夫幼年已開始作曲,1904年進入聖彼得堡音樂學院,隨里亞多夫(Liadov),里姆斯基 - 科薩科夫和切列普寧(Nicolas Tcherepnine)學習,以最佳成績和 榮譽畢業,畢業後三年間(1914-1917)已有大量作品問世,他的第一小提琴協奏曲構思於1915年初,是和尼娜‧瑪徹絲卡婭(Nina Mescherskaya)相戀時的早期作品 ,並已寫出第一樂章的抒情主題,後忙於寫作歌劇“賭徒”(The Gambler)等作品而暫時擱置,直到1917年夏天續寫完成,但已非原計劃的小協奏曲,而是一 首三個樂章的協奏曲作品。據說後兩樂章的主題靈感,部分來自1916年作曲家在聖彼得堡聽到波蘭小提琴家科漢斯基(Paul Kochanski)演奏希曼諾夫斯基(Karol Szymanowski)的“神話“(Myths)。
這部協奏曲在脫稿後六年多才首演,一方面是因為普羅科菲耶夫忙於外遊巡演,另一方面是難尋理想的獨奏家。於1917年在彼得格勒(彼得格勒,原名聖彼得堡)未有實現的首演計劃,由科漢斯基擔任獨奏。後來1923年年在巴黎首演時,科漢斯基亦無法分身,結果找來庫謝維茨基的樂團首席達里歐擔任獨奏。達里歐名氣雖不大,但技術紮實。
但無論如何,當年該作品在巴黎首演後引起很大爭論,有人認為過於復雜和不同尋常,亦有人批評過於抒情,索性將之稱為“門德爾松”(Mendelssohnian),甚至有小提琴家拒絕 演奏。不過,當日在座中的著名匈牙利小提琴家西蓋蒂(Joseph Szigeti,1892-1973),對該曲卻是印象深刻,1924年夏天,在賴納(Fritz Reiner)的指揮下,在布拉格演出該曲大為成功,隨後在歐洲和美國許多城市的演出同樣成功,終讓許多世界著名小提琴家相繼將之列為演奏曲目。
普羅科菲耶夫在第一小提琴協奏曲中作了頗多大膽的嘗試,三個樂章不按快 - 慢 - 快結構,第一和第三樂章以柔和如歌的慢速主題為主,第二樂章不用慣常的慢板,而是快速度的怪誕式諧謔曲同時,他更多方探索小提琴演奏技巧的種種可能性,發展出不少富有獨創性的技法,得到異乎尋常的效果。令人頭暈目眩的高速樂句與撥奏,從模糊的滑音到極度清晰,從靠近琴馬的特殊奏法到無比通透的泛音,還有富有詩意的抒情詠唱,無比清新的色彩效果,都全用到這部作品中,為整部作品增添不少魅力。
這些新穎技巧和音響效果,也就讓這首樂曲充滿各種對置對比,如美麗的幻想,大自然的崇高,與尖銳的怪誕形象對置,抒情與詼諧的對比。曲中雖有尖刻怪誕效果,但整體上,全曲仍是以抒情的音樂形象主導著發展,散發著深刻感情和樂觀肯定精神。

內容註

Violin concert no. 1 in D major, op. 19 (10:22, 3:59, 9:09) -- Violin concerto no. 2 in G minor, op. 63 (11:20, 10:06, 6:12) -- Sonata for violin solo in D major, op. 115 (5:15, 0:28, 0:28, 0:26, 0:32, 0:37, 0:41, 4:07) / Sergey Prokofiev.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