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410
0
0
0

孟德爾頌 小提琴協奏曲, 作品64

館藏資訊

摘自 真愛家園 網站
全球限量500套
二十世紀的俄國﹐出現無數偉大的音樂家﹐而米爾斯坦正是風格獨特的一位﹐一九零三年出生於敖德薩﹐從奧爾那里傳承了偉大的傳統﹐更難能可貴的是﹐米爾斯坦的演奏永遠保持著高貴的氣息。各位想像一下﹐如果一位演奏家要演奏技巧非常困難﹐困難到會讓手指打結的帕格尼尼「奇想曲」。但是按小提琴琴弦的左手﹐有一根受傷﹐只剩下四根手指頭﹐那麼要怎樣才能夠克服技巧﹐而且演奏的很完美呢?而我們知道,通常五支手指頭都很完整的演奏家,都不見得能夠表現的很好,那麼這位演奏家要如何克服困難呢?而這位小提琴大師卻為我們帶來傳奇的演奏。只用左手四根手指頭演奏出技巧繁複的「奇想曲」﹐這位大師是誰呢?他就是米爾斯坦。
米爾斯坦1903年出生於敖德薩﹐當時﹐正是俄國動盪不安的年代﹐曾經在偉大的小提琴教師奧爾底下學習﹐奧爾對他的影響很大﹐米爾斯坦在回憶錄裡曾提過﹐他問過奧爾應該怎麼學習演奏小提琴﹐奧爾對他說:「要用頭腦﹐而不是用手來演奏。」當時﹐米爾斯坦自己說他並不太了解這句話的意思﹐但是隨著年歲增長﹐米爾斯坦對這句話的體會越來越深刻。在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克羅採」當中最後一個樂章「急板」﹐可以很清楚聽到﹐米爾斯坦如何充分錶現出奧爾的這句名言。
巴赫無伴奏小提琴一直以來就是小提琴演奏家永遠的挑戰!而米爾斯坦的出,卻為我們帶來了典範的演出,他的幾次錄音,一直有著非常高的評價。雖然八十二歲的米爾斯坦所演出的版本﹐比起他黃金時期灌錄的無伴奏﹐這份錄音顯得有些吃力﹐尤其在演奏雙弦或三弦時﹐音響有些模糊﹐這主要是因為當時他的左手手指頭正受傷﹐但是話說回來﹐有些演奏家﹐即使給他多一倍的手指頭﹐也不見得拉得出米爾斯坦八十二歲時的這個版本!而這之間的差別,就是所謂琴匠和藝術家之間的差別!米爾斯坦的琴聲十分獨特,其貴族化的質感使聽眾充滿敬畏,這種音質被描述如銀鈴一般,但由於50年代的錄音技術所限,這種聲音被表現得過於尖銳刺耳,對於聽眾來說太具穿透力。基於這個原因,聽眾對米爾斯坦的演奏頗有微詞,並有些人排斥他,其對音準的表現技巧和準確性被稱為海菲茲後第二人,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他犧牲了一點點聲音的表現來抒發其情感。他對於琴弓的駕馭也對此有幫助,被稱為「弓之王子」也不足為奇。米爾斯坦對於揉弦表演不屬於20世紀,只有上個世紀小提琴家約阿希姆那一代才有這種技法。通常米爾斯坦演奏時不使用過多的揉弦,他的方式是在高潮時用極高的頻率擴展弦的震動,而平時的演奏則多使用滑奏。一般的小提琴手用琴來表現多愁善感,但米爾斯坦則用琴來顯示崇高的思想,所以他也被稱為「小提琴的貴族」。這種區別語言無法表達,只有聽他的演奏才能感受到。
摘自 MUZIK Onlline 網站 隱藏在浪漫旋律下的偉大創作:孟德爾頌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 / 孫家璁
孟德爾頌的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是他創作生涯中,最後一首大型管弦樂編制的創作,在1845年首演之後,就成為古典音樂史上最偉大的小提琴音樂作品,也和貝多芬、布拉姆斯與柴科夫斯基的小提琴協奏曲,並稱為史上最偉大的四首小提琴協奏曲。有人說,幸福的孟德爾頌,即使在小調的音樂中,都可以讓人感受到溫暖,而這首E小調的作品,則充份的印證了這一句話。
1835年,孟德爾頌被任命成為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Gewandhausorchester Leipzig)的首席指揮,得到這個職位,對他來說意義重大,因為才在前不久,他在爭取柏林歌唱學院指揮一職上剛剛失利,這也讓長久隱藏在孟德爾頌內心深處的恐懼浮現──雖然是德國人,但卻有著猶太血統的身份,會讓他無法進入最頂端的社會階層。萊比錫的任命,讓他重新找回信心,更重要的是,他終於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樂團,可以將他對於音樂的許多想法,忠實的表達出來。
成為首席指揮後的孟德爾頌,力邀他的好友,也是當時最優秀的小提琴家之一費迪南大衛(Ferdinand David)加入樂團,並擔任首席一職。而譜寫一首小提琴協奏曲給好友的想法,也逐漸在腦中呈現。1838年,孟德爾頌寫信給大衛說道:「我希望在明年的冬天時,寫作好一首小提琴協奏曲並提獻給你。在我的腦海中有一段E小調的弦律不斷出現,這讓我無法安心」
然而,這首曲子的問世,要一直到這封書信寄出的六年後。在這段期間,孟德爾頌遭遇了或許是他人生中少有的不順與挑戰。先是他的第三號交響曲《蘇格蘭》,在創作的過程中遭遇到瓶頸(這首曲子總共花了他十三年的時間才完成),讓他對於自己寫作大型管弦樂曲的能力感到質疑;再者,本來已打算在萊比錫安定下來的他,因為挨不住當時國王威廉四世(Frederick William Ⅳ)的請託,再度來到曾讓他傷心的柏林,結果這次的下場更慘,辦學、創作都不順利,最後只好悻悻然地再回到萊比錫。
或許是這些的遭遇,延遲了這首曲子的完成,卻也加深了這首音樂的情感。1844年9月16日,這首樂曲正式出版;1845的3月13日則是第一次公開演奏,由大衛擔任獨奏,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協奏,但指揮卻不是孟德爾頌本人,因為他當時健康狀況並不佳。孟德爾頌親自指揮的首演,則是在同年的十月,一樣是由大衛擔任獨奏。
這首樂曲共分為三個樂章,第一樂章標示為「富熱情的快版」(Allegro molto appassionato),樂曲一開始就由獨奏小提琴帶出著名的E小調主旋律,這也是孟德爾頌在書信中所描寫揮之不去,並讓他不能安心的樂段。經由一番轉折,樂曲進入G大調的第二主題,先由木管樂器演奏出浪漫的旋律,再由小提琴獨奏跟著進來,和第一主題有著很顯著的對比。緊接著樂曲進入發展部,然後是孟德爾頌自己譜寫的裝飾奏,最後再進入主題再現。整個樂章約長12 – 14分鐘。
第一樂章的結尾,由樂團以弱長音直接接到第二樂章。這個樂章的第一主題,是以C大調譜寫的充滿詩意與感情的優美樂段,孟德爾頌對於旋律的掌握能力,在這裡表露無疑,小提琴如歌的演唱,也讓這個段落成為浪漫派樂曲的表彰。樂曲之後突然急轉直下,進入A小調的第二主題。相對於前面的溫柔,這段音樂表達了不解與困惑的感覺,獨奏小提琴在此處同時拉奏旋律以及低音的伴奏,在演奏技巧上,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樂章最後再重回C大調的主題,並在浪漫的氣息中結束。整個樂章長約8 – 9分鐘。
第三樂章標示為充滿生氣的快版(Allegro molto vivace),不過在正式開始之前,還有一段標示為不太快的小快版(Allegretto non troppo)間奏樂曲,用來連接第二及第三樂章。這段間奏曲是由小提琴獨奏來擔任主奏,並使用和第一樂章一樣的調性E小調,和相似的主題動機。間奏曲後馬上進入熱情的第三樂章,主題是以E大調所寫成,樂章採用近乎於輪旋曲的型式,主題不斷的重現。這個樂章中小提琴反覆的演奏各樣的音階組合及琶音,是對獨奏家基本功夫的考驗。樂章最後有一小段的裝飾奏,風格類似第一樂章,最後在華麗的樂聲中結束全曲。整個樂章約長6 – 7分鐘。
不像貝多芬、布拉姆斯或柴科夫斯基等人的小提琴協奏曲,曾經遭到輿論的批評與不解,這首E小調的小提琴協奏曲一問世就獲得空前的成功。這並不代表這首曲子逢迎媚俗,缺乏創新,相對的,在這首小提琴作品中,孟德爾頌留下了許多作曲手法的創新,也成為許多後世作曲家仿效的依據。首先,樂團在樂曲一開始的導奏部份,只有一個半小節,獨奏樂器就馬上帶著主旋律進場,這和當時所流行的創作方式──樂團通常會先將整首樂曲的概念、主要的弦律以及所要呈現的風格給完整的在導奏中演奏出來,有很大的不同。
再來是裝飾奏的部份,古典與浪漫時期的裝飾奏,大體上有兩個特色:其一是主裝飾奏多半出現在第一樂章再現部的尾端,除了讓演奏者能展現自己的技巧外,另一方面也將樂曲帶入最後的結束;其二是在當時大部份協奏曲的裝飾奏,作曲家都會刻意的將它空下來,交由演奏者自己去改編,好讓獨奏家可以根據自己演奏技巧的程度,譜寫出適合自己的裝飾奏。在孟德爾頌的這首小提琴協奏曲中,他打破了上述的兩種規範,在樂曲的第一樂章,裝飾奏出現的地方是在發展部的最後,用以銜接再現部的出現。再者,是他將裝飾奏譜寫好成為樂曲的一部份,這雖然讓獨奏者少了發揮的空間,卻大大的增加了樂曲的完整度。後輩像是柴科夫斯基和西貝流士等人的小提琴協奏曲,都是參考孟德爾頌的方式來寫作其作品中裝飾奏的部份。
此外,在這首曲子中,孟德爾頌將三個樂章不中斷的連結在一起,也是當時協奏曲寫作的一個創新。第一樂章由巴松管在結尾時用長音來導入第二樂章,並作調性上的轉變(E小調到C大調);第二樂章在結束之後,則馬上由獨奏小提琴以一段小間奏來引領出第三樂章,這段間奏的弦律讓人想到第一樂章的主題,也展現了孟德爾頌在作曲上的巧思。
孟德爾頌的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毫無疑問的是十九世紀最偉大的作品之一,也是孟德爾頌的創作中最受歡迎的一首樂曲。然而許多演奏者和樂評家往往還是會輕看這部作品,原因是在技巧上它並沒有要求特別華麗或困難的演奏方式;而在音樂性上,它的旋律過於優美及浪漫,掩蓋了它豐富的內涵。事實上,很多人認為一生順遂的孟德爾頌,寫不出什麼有深度的音樂,但即便是如此,他在晚年時所遭受的壓力(身體的病痛、種族及社會地位、家人的過世等),以及對於自己作品要求完美的態度,都讓這部他一生中最後一首大型編制的創作,展現了無比的生命力。正如偉大的小提琴家姚阿幸(Joseph Joachim)曾這麼說道:「我們德國有四首經典的小提琴協奏曲:首先是貝多芬的小提琴協奏曲,它的偉大是不可取代的;布拉姆斯的小提琴協奏曲寫作嚴謹,架構完整;布魯赫的小提琴協奏曲則是充滿浪漫氣息。然後,最有內涵,且在音樂中隱藏珍寶的,則是孟德爾頌的小提琴協奏曲。」

內容註

Violin Concerto No. 1 in G Minor, op. 25 / Max Bruch (23:31) -- Viollin Concerto in E Minor, op. 64 / Felix Mendelssohn (25:46).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