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1
0
0
0

Charles Munch, 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 - the complete RCA album collection. Disc 14. New York Philharmonic, The Philadelphia Orchestra.

館藏資訊

摘要註

摘自 佳佳唱片 網站 : 1949年,當孟許(Charles Munch)任職波士頓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時,曾表示:「我希望那裡能有歡樂」(I hope there will be joy)。13年後卸任時,他大聲且開心地堅定表示:「那裡確曾有過歡樂」(there has been joy)。這套專輯收錄了二十世紀最具活力與魅力的指揮之一孟許與波士頓交響樂團合作為RCA唱片公司所錄製的所有錄音。在86張CD中記錄這位傳奇指揮與樂團輝煌的相遇。 孟許是浪漫音樂最佳詮釋者之一,在樂壇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所指揮的作品,均散發無懈可擊的音樂魅力。浪漫派音樂的獨特音樂語彙,在他的指揮棒下得到完全的解放,成就了他浪漫派作品發言人的地位。日本指揮小澤征爾對他的評價是:「出神入化的管弦樂控制能力……能將音樂色彩精雕細琢得閃閃發光」。且讓我們透過這些錄音,見證如此的音樂魔力。 1891年9月生於史特拉斯堡(Strasbourg),1932年在巴黎首次登臺指揮,開始指揮生涯。1949年,庫塞維玆基退休後,接任波士頓交響樂團的常任指揮,與該團合作長達15年,留下許多傳奇的不朽演出,從此孟許的名字經常與波士頓交響樂團緊密結合。1956年他帶領樂團突破眾多政治限制,前往蘇聯巡迴演奏。 由於戰爭的緣故,迫使孟許的國籍在德國與法國之間轉換,因此讓他擁有雙重文化的優勢,也因而讓他能夠將波士頓交響樂團改造成最擅長演奏法國音樂的偉大樂團,但對美國、德奧、中歐與俄國音樂同樣遊刃有餘。波士頓交響樂團擁有絕佳的演奏能力,讓孟許激昂的指揮風格展現得更加淋漓盡致。清澈響亮的演奏與完美的表現,以及震撼力十足的音響效果,都是這套專輯值得一聽的部份。 1954年2月RCA的錄音工程師首度以多軌的錄音技術,成功地在波士頓交響音樂廳錄下了孟許指揮白遼士「浮士德的天譴」的單聲道與立體聲錄音,接著在同年3月,又在芝加哥交響樂團的音樂廳成功地以新的多軌技術錄音成功,從此 RCA的錄音正式進入立體聲時代。 錄製於1955與58年的布拉姆斯第二號及第四號交響曲,融入了孟許對作品深刻的體會和熱情。相較於厚重德奧傳統風格,孟許的詮釋長驅直入、毫不拖泥帶水,深具男性剛毅魄力的詮釋,吸引甚多樂迷的喜愛。特別是兩首交響樂曲最後樂章沸騰至最高點,只有孟許才有辦法營造出如此的境界。 1957年錄製的貝多芬第三號交響曲「英雄」洋溢著跳躍的活力與流暢的音樂性,雖然不以深沈莊重取勝,也不失個指揮家的低調。然而誰說「英雄」一定是悲劇呢?孟許在這裡體現了貝多芬「永不屈服的靈魂」以及他所具有的強韌生命力。 由於孟許對於法國音樂具有一種先天的知性與親密性,因此由他詮釋白遼士、德布西、拉威爾等人的作品,自然能夠得心應手。他掌握了作品的戲劇性、浪漫性與哲學性,將迷人的魅惑張力,全力灌注於每一個音符中,流暢而生動的指揮,展現了令人信服的詮釋。 整套產品取自最佳的聲音來源,包含了9張首度轉成CD發行的專輯,並有29首由原始的類比母帶重新處理過的錄音。並在多位優秀獨奏家的相助下,如:魯賓斯坦、李希特、卡薩德瑟斯、葛拉夫曼、海飛茲、曼紐因、密爾斯坦、謝霖、班尼・顧德曼等,共同成就了這一套令人難以忽視的超值大全集。

內容註

CD 14 : Don Quixote, op. 35 / Richard Strauss.

回到最上